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新聞專題 2019 年 03 月 24 日

1196天獄中生涯 每天寫家書 郭炳江:更懂欣賞生命

曾經掌管千億生意王國的新鴻基地產(0016)前聯席主席郭炳江,每個決策均對香港經濟舉足輕重,惟年前因捲入高官貪污案,被判囚五年。轉眼他已服刑接近一千二百天,扣除假期後,本周四刑滿出獄。

本刊循多個途徑查探郭炳江的獄中生涯,以及透過他親筆撰寫給一眾親友的書信,揭開這位商界巨賈,如何在人生谷底中掙扎和克服困境的心路歷程,包括重新調整身心狀態,自律地過每一天,甚至冀待每天糟糕的餐點,不單心靈得以釋放,並更懂欣賞生命。

據悉,隨着郭氏家族第三代陸續接掌新地不同範疇業務,已屆六十八歲的郭炳江決定退下火線,未來或投放更多時間參與集團公益慈善工作,以及享受信仰生活。

新地前聯席主席郭炳江本周四出獄,消息指他決定淡出新地業務,專注慈善工作。

「家人個個都等了很多年,真係好開心。很想跟二哥行山和滑雪,到時一定到監獄迎接。」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日前收到胞兄郭炳江即將出獄消息後,難掩興奮心情。

郭炳江在囚合共一千一百九十六天的日子,惟有靠每天一封的家書,跟家人維繫感情。本刊在進一步向郭炳江家人查詢其狀況時,獲得其中一封他親筆撰寫的英文家書,本刊節錄部分內容:

「人生有起有落,面對環境順逆,我學會以正面、感恩和寬恕的態度去接受和面對。抱着感恩之心,學會知足,人生才會更加美好和豐盛。

過去的,讓我變得更堅強,更懂欣賞生命。

每天都數算恩典,不曾浪費半點時間,享受現時的一切。早上靈修,晚上研讀聖經,讓我心靈富足充實。就算食物不甚美味,甚至可說是糟糕,但我仍然冀待每天的餐點。
當我遇到難過和疑惑的時刻,我都記起,二十世紀著名神學家保羅.田立克(Paul Johannes Tillich)所說:『疑惑是信仰的必要元素。』

當受到負面情緒所困擾時,聖靈都會讓我重新恢復活力,每天讓我對基督的信仰都有新體會 ,感謝主的恩典。在約書亞征服聖地之前,主勉勵約書亞要堅強和勇敢,我們亦應如是。」

據了解,郭炳江自一四年入獄後,一直被安排囚禁於獨立囚室,每天在囚室內做貼信封工作,並只有一小時外出活動的「放風」時間。

雖然他身份特殊,但日常飯餐跟其他囚友一樣,並沒有作出特別要求。即使有人多給他一份生果,他亦會斷言拒絕,好像生怕別人誤會自己需要特別對待。

每周探監的日子,家人風雨不改輪流探望,亦有大批親友不離不棄探監;而律師團隊亦經常到監獄與他見面。

郭炳江為應付無時鐘、無電腦的牢獄生活,訓練自己建立固定生活規律。

 

沒獲任何特別待遇

郭炳江曾對親友說:「在信仰和家人的支持下度過這段日子,深深體會自由的價值和親友間的真摰感情。在神的愛護及家人支持下,一直以正面及接受的態度面對一切。最初的確用了一段頗長的時間,和經歷一番掙扎才能適應獄中生活。每日反省自身,通過禱告和家人好友的鼓勵,漸漸平伏心情,努力振作,並重拾動力及自信去面對眼前生活。」

家人每周的探望、每天透過書信鼓勵,以及很多親友亦寄信加以安慰,令郭炳江重新振作,當他能坦然面對入獄事實後,反而回信安慰一眾擔心他獄中生活的親友。

據了解,郭炳江在最困難的時候,更能體會自由的價值,更珍惜親友家人間真摰感情,亦更能正視內心及發掘自我,與神的距離亦更加接近。

對於獄中日常生活,郭炳江沒有獲得任何特別待遇,肉身雖然沒有自由,但心靈卻得到釋放,感受到神對他不離不棄的愛。

在囚期間,他一直居於單獨囚室,不曾因病到醫護囚室或入住醫院,除放風一小時外,其餘時間(一天二十多個小時)均單獨於囚室內思考、早晚靈修、寫信給家人和親友,研讀聖經及學習。

獄中沒有時鐘,沒有方法得知時間,為免生活模糊及不知不覺虛度光陰,郭炳江訓練自己建立固定的生活規律,積極及自律地度過每一天。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左)表示,他和母親(中)十分期待郭炳江出獄,一家人共享天倫。

 

感恩見大哥最後一面

在囚期間雖然失去自由,但郭炳江精神上與神更加接近,心裏亦得到平安,並用了很多時間研讀聖經及持續進修,包括在一七年修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課程,現時亦接近完成神學碩士課程。

獄中沒有電腦,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他只能憑着閱讀書本及教材吸收知識,所有論文及作業都是用紙筆手寫完成,過程雖然特別艱辛,卻讓他更能體會固中精髓和得到更多啟發。

郭炳江亦很用功做功課,對準時交卷十分認真執着,加上在過往申請上訴時保釋的差不多一年間,很認真地回中文大學上課及跟進功課,用了近三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兩個碩士課程期間,他總共修讀了超過二十多個學科及完成七十多份論文。

令郭炳江特別感恩的,是在囚期間經懲教署既定程序獲得批淮,於大哥郭炳湘中風病危時外出到醫院探望,能夠在大哥去世前三兄弟再次聚首,感到無限欣慰和感激。

他的兒子、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上月在公司業績會上透露:「父親獲釋後,想放少些時間在工作上,休養好身體,未來主要處理家族慈善及教會工作。」

據悉,近年郭氏家族第三代包括郭基煇、郭顥澧、郭基泓及郭基俊等陸續上場,掌管或參與集團核心業務發展,郭炳江亦決定不會重返集團處理業務,估計日後只會投放時間發展家族公益慈善工作,以及好好享受信仰生活。

目前新地集團共有「新鴻基慈善基金」及「新鴻基郭氏基金」兩個專門做慈善工作,涉及中、港兩地的教育、文化、民生,以及運動項目等。新鴻基慈善基金主要捐助本地團體;至於在○二年,由郭氏家族合捐十億元成立的新鴻基郭氏基金,受助單位主要是內地的大學。

新地○三年亦成立義工隊,定時探訪長者、基層家庭和傷健人士,為他們提供生活需要;同時參與輔導年輕人及兒童工作。一三年又創立新閱會,透過多元化活動,包括舉辦「新地齊讀好書」活動,鼓勵兒童從小培養閱讀興趣及習慣,每年書展,更會資助基層學生,讓他們選購喜愛的書籍,累計已有超過一萬位學童受惠。

郭炳江(左二)以往經常參與集團舉辦的慈善活動,其中廣為人知的ICC「新地公益垂直跑」慈善賽,他更加身體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