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人」幫忙
中學和大學時期,每逢星期六、日都會到餐館做「樓面」或「傳菜」,幫補家計同時賺零用錢。老闆特別喜歡在繁忙時找我幫忙,全職員工們都當我是自己人,難忘一起吃完頭輪飯便開工,雖然忙碌但各司其職,配合得天衣無縫。
現代人頭腦靈活,將「請人幫忙」變成中介服務,集合不同的群組人才成立專業人才庫,專門為個別工種尋找合適人選,撮合大家的作息時間,互相配合,僱傭雙方各取所需。年輕一代愈來愈注重生活質素、要求工作彈性,近年中介亦開始從基層工作走向專業範疇。如果僱主調配得宜,兼職員絕對能在繁忙的時候幫到一把,那怕只是簡單工作也可以暫解燃眉之急。
進入服務高峰期,私家和公營醫院都需要找合資格的人士幫手,減輕人手緊張所帶來的影響,讓機構在工作量增加時仍能保持應有的服務水平。有不少兼職或中介護士都是非常專業有經驗,部分更加是退休的前同事。對於坊間批評指兼職護士不夠專業,這絕對是一竹篙打一船人,有欠公允,亦對盡心盡力幫忙的兼職同事不公平。當然,如果能實現由醫院直接聘請自選兼職員工,既能增加工作彈性之餘,也許更能貼近部門所需。
外國醫療系統的兼職醫療人員約佔總醫護三至四成,隨着專業人士更重視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衝、對工作的彈性要求亦相應提高,加上愈來愈多年輕人會選擇不同的生活模式,深信這模式在香港亦會愈趨普遍。社會人士不應歧視選擇兼職工作模式的人,兼職不代表不專業。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