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化症日常保護要做足
在遺傳醫學上,有很多基因異常或染色體問題造成的先天疾病,例如侏儒症、兔唇、唐氏綜合症等。其中一種白化症,患者從頭白到腳。白的背後,是失去黑色素保護,會衍生很多問題。今期由遺傳學專家為大家解構白化症的前因後果。

白化症患者欠缺黑色素,可出現在人體、動物及植物身上。
每二萬人有一名患者
白化症,顧名思義是身體白化,皮膚、毛髮都呈白色。或許有人會覺得白化只是外表較特別而已,沒有大問題,然而白化卻令患者失去保護,引發很多嚴重問題。
養和醫院醫學遺傳科主任林德深醫生說,白化症(Albinism、albino)是由基因遺傳造成,數千年前已發現此症。白化症亦見於魚類、兩棲類、爬蟲類及鳥類甚至是植物,例如白化青蛙、大白象。而人類白化症患者,按此推算,香港大約有三百至四百名白化症病人。
白化症是由於體內缺乏色素,導致眼珠呈紅色、毛髮與皮膚顏色呈現白色;白化症動物容易被陽光灼傷或被天敵捕食,所以只有少數可以活到成年;而爬蟲類的白化症動物,如蛇或龜往往呈偏淡黃的體色。

養和醫院醫學遺傳科主任 林德深醫生
黑色素的三個功能
人類白化症患者會有甚麼影響?林德深醫生說,患者除皮膚白、眉毛白外,還會影響眼睛。「眼睛結構像一個球體,白化症病人的眼脈絡膜(choroid)色素減少,視膜網容易因被陽光照射而產生病變。
皮膚亦是同樣情況,因欠缺色素保護而變得非常敏感,容易受陽光照射而被曬傷,甚至癌變。」
所以,如果白化症患者生活於陽光較熾熱的地方,又沒有足夠保護,就容易有皮膚癌。
身體色素是一個保護機制,它有三個功能,第一:皮膚細胞製造足夠的黑色素;第二分布在適當地方,並要充分發揮功能。但白化症患者以上三項都受到影響。
女士經常擔心皮膚黑色素沉澱積聚形成雀斑,但這過程正正是保護皮膚的機制。正常身體製造黑色素保護皮膚,平均分布適宜,皮膚會較深色;皮膚很白的人,曬一會兒已經出現雀斑,代表黑色素集中在某些位置。
而地球上有黃種人、白人、黑人,正是因為黑色素製造的數量、分布、發揮功能不同,因而有不同膚色人種。非洲因為陽光猛烈,皮膚多黑色素保護,故非洲人大多是黑皮膚;北半球陽光較少,所以居民多是白種人。

非洲陽光猛烈,故當地人皮膚有較多黑色素保護。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