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和西安誰是「四大古都」之首﹖
之前提過中國有所謂「四大古都」,北京和南京,我都曾去過多次,但西安和洛陽,卻始終遺憾緣慳一面。今個學期結束,痛下決心,趁假期去了一趟。先買了飛西安的機票,落機後再從西安坐高鐵到洛陽,途程不用兩小時。
洛陽和西安(古稱長安),常常被人拿來相提並論,兩者究竟誰才是「四大古都」之首,一直爭論不休。
有人會說,洛陽最古老,是華夏文化搖籃,於一九七七年發現距今近八千年的裴李崗文化;以及於一九二一年發現距今近五千年的仰韶文化,這兩個華夏最古老的文化,都是位於洛陽盆地一帶,因此洛陽可謂源遠流長。事實上,洛陽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十分豐富,目前發現的便有二百多處。所以洛陽應是四大古都之首。
但也有人認為,西安歷史最輝煌,西漢和唐這兩個史上最強大、文治武功最盛的漢族皇朝,都是定都長安,帝國版圖都是以長安為中心。因此西安才配稱為四大古都之首。
有人又認為,不如以較客觀的量化標準,例如定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來作計算,但答案一樣莫衷一是。
洛陽常常被稱為「十三朝古都」,但問題是就算是哪十三朝都有不同版本,有人認為是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但也有人質疑夏朝究竟歷史上是否存在也說不準,遑論清楚指出其首都所在地,反而西漢雖然大部分時間定都長安,但在立國之初,曾短暫定都洛陽三個月,所以該以西漢取代夏;此外,也有人質疑在隋、唐兩代,洛陽只是陪都,正式首都是長安,因此不能計算在內。
至於長安,也常常被稱為「十三朝古都」,計算的包括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初期)、西晉(湣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但也有人把唐末黃巢以及明末李自成等四個政權計算在內,於是又有「十七朝古都」之說。
所以,只計大朝代,還是也包括小朝廷﹖陪都算不算進去?王朝當中短期過渡性安排又怎樣算﹖還有夏、商這兩個信史以前時期,眾說紛紜如何取捨﹖通通會影響洛陽和長安定都朝代數目和時間的計算。
如果把夏、商都算進去,洛陽甚至有接近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難與其匹敵;但反之,則大打折扣,例如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在其一九九○年著作《中國古都概說》中,便出提西安建都史為一千零七十七年,洛陽則為八百八十五年,西安多出了近兩百年。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洛陽和西安兩都在華夏文明中的歷史地位,並非北京和南京可比。南京固然只有短短四百多年建都史,就算北京也有八百多年,但當中遼、金、元、清代都是異族政權,只有明代和共和國不是,意義不能相提並論。
附圖是洛陽博物館,如果想參觀裴李崗和仰韶這兩大華夏最古老化的遺物,可到這裏參觀。
(洛陽西安古都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