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人體質虛弱易生蛇
帶狀皰疹是臨牀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俗稱「生蛇」,中醫學名稱為「蛇串瘡」,按部位及形態的不同又稱做「火帶丹」、「纏腰火丹」、「蜘蛛瘡」、「蛇丹」等,一般多在冬春易發。
中醫源遠流長對本病有着豐富的體會及治療方法。如果年輕人皮膚出現癢痛不適、紅疹成簇,那麼他們可能已經「生蛇」。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演變成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內帶狀皰疹是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它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着神經分佈的簇集性小水皰紅疹為主,可伴有皮膚神經痛。帶狀皰疹發病初期,常伴有紅疹部位痕癢及灼痛感,最常見部位為胸腹或腰部帶狀皰疹,約佔70%,其次為三叉神經帶狀皰疹,約佔20%。而大約兩周左右皮疹會脫痂,遺留的色素也逐漸消退。
在皮疹消失後,出現的「生蛇」後疼痛,中醫學稱為「蛇丹痛」。人體的絡脈分為:大絡、支絡、細絡、孫絡、毛絡等,其主要功能為運行氣血,如果經絡受損導致氣血不通,便會形成局部經絡不通而產生後遺痛。除了經絡「不通則痛」外,經絡「不榮」亦會產生疼痛,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所說:「蓋久痛必入於絡,絡中氣血,虛實寒熱,稍有留邪,皆能致痛。」此病患者大多為體虛,抑或氣血功能不足;另外,「蛇丹」久治不愈,耗傷氣血;而氣血不足,脈絡拘急,便形成了「不榮則痛」。
若是皰疹消失後,疼痛仍未消除,此時病毒可能已經入侵神經,並進行破壞。當神經損傷後,便會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這種疼痛很麻煩,症狀表現為局部陣發性,又或持續性的灼痛、針刺痛、刀割痛,晚上更加嚴重,疼痛可以很劇烈,可影響病人的生活質素。
以往帶狀皰疹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現在很多中青年人應酬多、煙酒無度、飲食不規律、熬夜、缺乏運動、工作緊張等,導致體內正氣不足,加上季節交替,氣溫忽高忽低,便容易形成此病。此外,感冒後、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也較易引起帶狀皰疹;所以,當氣候乾燥時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多食用蔬菜和水果,減少工作壓力,不要熬夜,減少煙酒,加強鍛煉身體。內服中醫藥及針灸都是有效的治療方法。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