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橋廉價團生亂局 劏客實錄全面睇
港珠澳大橋通車剛「滿月」,人潮一度逼爆鄰近的東涌市。為紓緩該區交通及旅遊設施超負荷的問題,當局上周對來往口岸俗稱「金巴」的巴士服務,實施新的預約措施;並擬在口岸設臨時手信攤檔,成為旅客新的聚腳點。
東涌市面的亂局有望改善,但大橋開通衍生的廉價旅行團方興未艾,部分一日團的團費低至一百九十八元人民幣「成本價」,旅行社若要「有肉食」只有兩條路:違規不聘用香港導遊或旅遊巴;或者加設購物行程,靠回佣補貼成本。本刊獲多段該類廉價團的影片,顯示團員遊完大橋去珠海後,被帶到直銷店「軟硬兼施」要他們消費,否則不得離開該店:「如果你們想早點走的話,每個人就買一點點東西,可以馬上就走。」內地領導說。
本刊在東涌亦發現,不少違規無聘用本港導遊的旅行團以「扮自由行」、「拼團」即多團共用導遊的手法走「法律罅」。

團員在直銷店被迫聽講座,職員不斷吹噓手上的「安宮牛黃丸」,「有腦死亡患者,連吃七日就康復,與正常人無異。」
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開通,為內地旅行社造就發「大橋財」的商機,紛紛推出各種香港一日遊旅行團。記者根據四間深圳旅行社的傳單,發現這些旅行團團費相當「海鮮價」,由一百九十八元至五百元人民幣(下同)不等。
同類行程,但價格竟相差逾一倍,記者遂向旅行社職員查詢,發現較貴價的旅行團一般會按香港規定,聘用本港導遊接待,但廉價團卻甚少有香港導遊隨團,部分更在抵港後馬上解散,回程交通安排也要閣下自理,與自由行差別不大。
其中一個索價一百九十八元的「超筍團」最熱推,據悉分兩條路線,一條路線是先在深圳集合後,乘搭旅遊巴去到珠海關口,經大橋去香港,甫抵港即解散自由活動,團員自己想辦法返深圳,亦不包膳食;另一條線則從深圳皇崗口岸進入香港,轉乘旅遊巴經大橋抵達珠海,之後再前往中山品嚐美食,但午膳過後的行程則全部是參觀各類購物點。
有曾報這些旅行團的內地人引述職員說,廉價團全程只有一個「導遊」隨團,「不是香港本地的(導遊),我們就叫領隊,是從深圳這邊派出去的,全程也只有這一個領隊跟着。因為在香港全是自由活動,不需要香港那邊的導遊。」據悉,這些廉價團十分搶手,每團約三十多人,要在出發前三、四天報名,才能確保未滿額,每周一般有四、五團成團。

有曾報名參加廉價團遊大橋的內地人引述職員說,全程只有一個「導遊」隨團,每周一般有四、五團出發。
同團不同價
本刊獲多段大橋廉價團的影片,當日團員都準時到達皇崗集合點,但領隊竟遲到近一小時。團員苦等期間,閒聊發現該團官方定價是一百九十八元,但在不同分店報團,團費竟相差五十元;在不同網絡或平台報名,團費更能相差近百元。而且團員被要求額外付十元作旅遊保險,其後發現原來團費已包有保險,但職員從沒說明。
全團三十多人冒着細雨,終於等到一名年約廿多歲的領隊到場,各人魚貫過境,然後登上香港旅遊巴直奔大橋口岸,團員只能在車上欣賞香港景色,從沒機會落車。就這樣水過鴨背匆匆到珠海用膳,接着就是連串的購物行程,到多間出售保健產品、醫藥、手信等的直銷店,期間被迫聽講座硬銷產品,領隊事前聲明:「如果想早點走,每個人就買一點點東西,立刻可以走。」似暗示不消費,不得走人。
影片所見直銷店也落力推銷:「全部給你們最優惠的價格,在外面不可能這麼優惠。」領隊也幫口,狀似為難說:「你們要理解,這是老闆交代的任務,如果不買老闆會扣我錢的!」
博同情似乎有點用,團員草草買了一點東西。一行人平均逗留在每間店內逾一小時,直至黃昏、預定散團的時間逼近,直銷店作最後努力,推銷一款包裝粗糙、聲稱是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原價每顆三百五十塊,現在一千塊五顆,平均二百塊一顆,超划算!」團員卻冷笑說:「股票也沒它跌價跌得快!」眾人「磨爛蓆」到夠鐘,終能順利離開直銷店。

東涌東薈城對出廣場逼滿內地團,部分旅行團全程疑似只有一名內地領隊帶隊,未見香港導遊,有違規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