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把痛轉化
早前讀過一篇報道,大致上是說人極端痛苦或傷心過度,會引起荷爾蒙反應, 真的會令心臟受損,名副其實的心碎了。那種感覺,心好像有一個洞,很深很深的洞,令人喘息、喉嚨根部酸酸的,控制不了它何時停止。
親人過世、情人分手、朋友別離,人生在世彷彿無法避免傷痛,或許時間可以沖淡可以治療,遺憾的是,有些懊悔最終還是伴隨一生。
一如小仲馬最後留給《茶花女》的絕交信:「你忘掉一個你應該不會關心的名字,我忘掉一份不可能的幸福。」理智上他或許覺得要決絕點去忘記,然而感情從來都站在理智的對立面。
諷刺的是,我一直覺得,就是經歷過刻骨銘心、絕不能忘懷的戀情,他才在字裏行間,流露出這麼揪心的感覺。他往後的人生,最終亦未有如信中所說的,忘得了這段情,但亦因這段情,他才創作出他的成名作《茶花女》。
悲痛能瓦解一個人,也能成就一個人,關鍵在於如何面對和振作過來。或許是因為不捨吧,我們都容易為所失去的牽腸掛肚,傷心懊惱得控制不住自己。心中一直牽繫着記掛着,沉淪而不能自拔。然而不管再傷再痛,生活還是要繼續,世界上沒有丁點事物會為你停下來,太陽依舊升起,波濤仍然拍岸。人還是要前進,走不動的話,滾也好,爬也罷,只要不原地踏步,便是新的起點。
人的心堆滿了各式各樣的人和事,經過一些階段,某些事成了回憶,某些人離開了,心自然變得空盪盪的,人便容易胡思亂想。 既然是心中有所缺失,那便尋找新的事物,再累積起來吧 !畢竟人生就像新陳代謝一樣,消耗之餘亦,轉化為能量,心中每一番堆砌,都是建立一個更強大的你。
說到底,既然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傷心無法避免的話,那又何妨擁抱它,讓眼淚化作春泥,讓悲憤化為力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