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台灣為何免簽證?

特區政府高官訪台,但未能跟台灣當局達成突破性的新協議,令雙方遊客到訪時所需要辦理的入境手續得以進一步簡化。台灣方面宣布,港人可以在網上免費辦簽證的最新安排,這其實並非甚麼新聞,大家早已聽聞樓梯響,如今只是正式落實而已。這可以說是消息已經在市場消化,沒有甚麼驚喜可言。究竟何年何月才可以實施港人免簽證到台旅遊,還是繼續停留在「期待名單」表列之上,但願日後總會有政策出台的一天,只不過目前時機尚未成熟,將來會有解決的可能。
港台雙方在簡化入境簽證安排上未有突破,確實令人有點失望。究竟問題出現在哪一方,不是本文打算追究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尤其是香港方面,並不好講。如果港人不滿在新安排底下還是需要事先上網申請,那麼我們可能也有必要先想一下,在香港的一方面又曾經給台灣人多少方便(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不便)。
從我認識的台灣朋友口中,從來沒有聽過他們對辦理香港入境這件事情,講過半句好話;我聽過的,盡是投訴、不滿。所以,過去每當我對到訪台灣還要落地簽證表示很不爽之前,都會先想想對方來港又會得到怎樣的待遇。
正如前面所說,本文目的不在於追究責任,也無興趣研究誰是誰非;當中有幾多屬於政治,又有多少是技術問題,主事人一定心中有數。作為一位普通的遊客,只覺兩地如此接近,理應是互相到訪的上佳選擇。飛到台北、高雄度周末,應該是既經濟、方便,同時又不乏趣味的選擇。現在台灣已有高鐵,就算是只得三日兩夜的時間到當地旅遊,港人也再沒有必要只限於城市旅遊,留在熟悉的城市裏面逛逛,而大可出外走走。反過來說,對台灣人而言,香港亦可以是周末度假的地方。本來落地簽證或網上辦理簽證亦不能算是不方便,但周末遊時間緊迫,當然是愈簡單直接愈好:星期五晚上下班後乘搭飛機到台灣度假,最理想是下機到酒店登記入住之後,還可以有時間逛逛夜市,再到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書店看看書。
理論上,免費上網簽證已經可能是在要求辦證的安排底下,最為簡便的做法。雖然不等同於免簽,但所需工夫已經減至最少。相對於很久以前那種逐次申請(還要填寫父母出生日期,又要聲明究竟有無去過大陸等煩得要命的手續)的安排,情況已有很大進步。不過,若從區域整合(將時間、空間的障礙減至最低)的角度考慮,則要有待改善的地方,實在還有很多。表面上,這是一個旅遊簽證的問題,但實質上則反映在政府層面上,領導們如何考慮兩地人口及活動的流動,彼此是否正逐步成為同一區域板塊,形成為一個生活區。在這個問題上,可能還未有思考,更沒有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