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軍變成神 日光東照宮
去日本旅遊,東京當然是一個必到城市,而近年香港人亦喜歡到日本各大城市的外圍遊覽,距離東京約兩小時車程的日光東照宮,除了是供奉江戶幕府初代大將軍德川家康的地方外,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古蹟,近年更成為賞紅葉的其中一個勝地。

東照宮在日本各地神社中,算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更是歷史文化遺產。

神社內的建築十分鮮艷,皆因德川家光為紀念爺爺德川家康,這位讓他成功繼承大將軍之位的恩人,不惜花費巨資建築。
光照之地
日光東照宮,位於栃木縣日光市山內,建於一六一七年,是德川家廟之一,主要祭祀的是「東照大權現」,即是德川家康神格化後的神明。日光東照宮,其實是遍佈日本全國的諸多東照宮的總本社。東照宮本來只是造型十分簡樸的陵墓,到德川家康的孫子,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開始了浩大的擴建工程,最終建成現在的華麗龐大神社建築群。
其實東照宮原址,原來名為東照社,最早可以追溯到鎌倉幕府時代,經過室町幕府一直到江戶時代,傳說鎌倉幕府初代大將軍源賴朝,亦曾留駐日光山,因此亦有供奉源賴朝,偏殿亦供奉了豐臣秀吉。


東照大權現,即是「東方閃耀光芒的大神」,江戶時代只有武士參拜,近代日本人,多是從事公務員、警察、紀律部隊等人參拜。
神佛合一
東照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古蹟,建造時全由京都、大阪的一流工匠負責,東照宮內現存有許多著名文物,「唐門」上雕刻的都是中國典故,如「許由洗耳」、「竹林七賢」等。馬廄上就雕刻了三個用捂着眼、耳、嘴的猴子,取自《論語》中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東照宮內,同時供奉有神道教及佛教特徵的神。其實,古時日本的神社和寺廟,都是神道教和佛教混合的,但到明治時期,獨尊神道教就將神道教與佛教分離,但只有東照宮的兩種宗教元素混雜,難以徹底分離,所以才得以保存至今。
此外,東照宮在幕末時,差點因為戰爭而受到破壞。戊辰戰爭期間,舊幕府軍將東照宮作為據點,明治新政府軍指揮官板垣退助,為免讓德川家廟受損,竟然成功說服雙方,一起將戰場轉移到別的地方,可見日本人是多麼重視這個聖地。

建築中的雕刻,有出自中國《論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猴子雕塑。

東照宮每年五月,都會舉辦千人武士出巡祭典。
大權現
德川家康升格為神,被日本朝廷尊為東照大權現,意思是「東方閃耀光芒的大神」,但甚麼是「權現」呢?
權現,日本神的一種稱呼,簡單來說,是諸天菩薩例如佛祖、觀音菩薩、阿彌陀佛等,投胎降生於日本,成為日本的人或神,「權現」即是權化與化現,這種思想其實是從印度教與佛教中的各種護法神的觀念而來,以密宗的方式經中國傳到日本。

德川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