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界奧斯卡讓雞公碗揚名?
本來以為可以用心細嚐一頓淮揚菜的滋味,但這晚坐進蘇浙滬同鄉會的廂房,在座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談得忘形,想插嘴得提高聲線才行。一席十來人尚且一個墟,若果多兩檯人,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透露浸大電影學院的宏圖時,不會如此入心,而我幾乎連相當惹味的蜜汁火方也忘了吃。
浸大傳理系是本地傳媒精英的搖籃,很多人只說新聞界,其實廣告界和電影界,浸會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少已是業界翹楚。電影學院不僅在本地有江湖地位,國際上亦有口碑。靠智慧亦要趁勢,原來電影學院默默無聲的做了很多工夫,然後平地一聲雷宣布創辦第一屆全球大學電影獎,而且十一月九日在浸會大學舉行頒獎禮。
全球?的確如是,參加比賽的大學生來自九十九個國家或地區,但更料不到參賽作品竟然多達一千八百四十一部,原來全世界讀電影的學生視這個為「Student Oscar」(學界奧斯卡),誓要讓世人知道初生之犢的功力。
千多部作品角逐十一個獎項:年度金獎、浸大電影學院特別推薦、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劇作、最佳男及女演員等。諮詢委員會及評審來自世界各地有份量的電影業界及電影學界,包括奧斯卡猛人,香港有施南生、譚家明、杜琪峰、葉錦添等,評委會主席是來自意大利的電影製片人兼平遙國際電影展藝術總監Marco MULLER。
校長說相當難得的有二十個國家的名字未必為人熟悉,但都有一部大學生作品參賽,浸大會資助入圍的學生來港出席頒獎禮,校方為讓世界各地電影界來客領略香港的道地飲食風情,打算在校園搞一場盛大盆菜宴。
幾年前我回浸大母校參加過熱鬧非凡的盆菜宴,當晚風雨大作,但人人興致勃勃,只是席間使用即棄膠碗,大家為保飯碗各出奇謀。今次搞學界奧斯卡盆菜宴,我忽然想起六國飯店今年初搞了一次紀念版的「黯然銷魂飯」,用的是雞公碗,六國做得實在太好吃,各人很快三扒兩撥吃到見底,才發現碗底有自己的名字。原來主人家特別在內地找人燒製紀念碗。(見圖)

將此碗告之錢校長,建議不妨將「全球大學電影獎」燒製在碗上,海外來客吃如此有特色的盆菜,也可以將雞公碗帶走作紀念。他大感興趣,但要研究是否趕得及燒製及運來香港。但願雞公碗可揚名學界奧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