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樂在澳門  > 澳門快訊 2018 年 10 月 23 日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傳奇的東望洋跑道


冼拿在澳門的勝仗為他開拓其後十年的空前成就。

舒密加於一九九○年擊敗夏健倫的比賽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至今舉辦第六十五屆,由最初只是賽車愛好者的較量,到今天成為國際級賽事,每年十一月,一連四天世界各地的車壇高手都會雲集澳門,在這個英雄地 – 東望洋跑道上一較高下!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六十四年來均是澳門體壇、車壇盛事,賽事在鬧市中舉行,由於跑道以多彎、狹窄因而成為著名的比賽場地,更被權威賽車雜誌《Autosport》列為全世界最優秀的街道賽道,較摩納哥環市而建的Grande Dame賽道更勝一籌。

 

巴西車手冼拿於一九八三年來澳參賽,奪得首屆冠軍,其後開展他的黃金時期。


一次紀錄 改寫歷史

屹今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已是全世界最富傳奇的道路賽之一,最初卻是無心插柳而成,甚至賽道也是草創。一九五四年三位澳門汽車愛好者構思了一項汽車尋寶遊戲,邀請居住在香港的歐洲賽車手杜托提供意見,杜托眼看構思的路線可以構成一條傑出的賽道,他便積極游說澳門的組委會為本地車手籌辦格蘭披治賽車。終於在同年十月,賽事正式在澳門舉行。

一九五四年的第一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當時的賽道滿是塵埃和沙石,需要改善很多地方,然而跑道的設計多年也沒變,唯一的小改動就只是彎角的修飾。

早期的比賽可說是一項業餘活動,直到一九六六年,香港商人邀請比利時車手比安基(Mauro Bianchi)於澳門大賽車代為宣傳,結果比安基獲得賽事冠軍之餘,更成為歷來首位能於三分鐘內在東望洋跑道完成一圈的車手,自此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逐漸走向專業發展,澳門主辦單位並與世界賽車運動主管機構FISA(現在的FIA,國際汽聯)合作,確保各項設施升級,及至一九八三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改行三級方程式賽制,令東望洋跑道更符合國際標準。

一九九○年舒密加與夏健倫在澳門的激鬥至今仍是澳門大賽車一段為人津津樂道的比賽。


高手雲集 一級方程式試金石

這條被譽為世界上最刺激的街道賽道,引來無數歐洲及日本的車手前來挑戰,賽道難在變化大,車手必須找到平衡點。中國—澳門汽車總會理事長及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組織委員會賽事專責小組組長鍾國榮表示︰「跑道長六點二公里,依着澳門地理環境天然而成,有直路、彎路;既上山,也要落斜;由於是道路跑道,沒有任何緩衝區,當有閃失時就不能如場地跑道般重新開始,非常考驗車手技術。」

加上直路急轉的葡京彎、只有七米寬路的髮夾灣,跑道的刁鑽令東望洋跑道聲名大噪,在歷屆大賽車中,澳門的東望洋跑道成功孕育出不少車壇名將,誠如鍾國榮所說,能在澳門賽道勝出,才是高手中的高手,也是晉升一級方程式的重要試金石。曾在澳門車場揚名的世界一級方程式的冠軍人馬可不少,包括已故的巴西名將、世界冠軍冼拿,歷代的冠軍車手如亞倫鐘士、米高.舒麥加,均是曾在澳門三級方程式中勝出而晉級世界一級方程式的表表者。 

早年賽事由頂級日本車手壟斷,直至七十年代尾大會引入歐美車手後才打破僵局,一九八八年史雲斯帶着當年澳門有史以來最高規格的戰車來到東望洋,並摘下冠軍。


國際盛事 本地化人才

傳奇般的跑道,引來無數車手在此決一高下,當澳門的經濟以至整體結構均以急促的步伐發展,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也愈來愈可觀。自澳門回歸後,澳門特區政府投入了更多的資源,當中最值得自豪的是,現時大賽車的工作人員全都是由澳門培訓的本地人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體育局副局長及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組織委員會助理協調員林蓮嬌表示︰「澳門人一直視這項賽事為非常重要的體育活動,故此本地人投入與參與程度非常高,除了入場觀看外,也積極參與工作人員的事務,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培訓,現在每個崗位、每項環節也由本地澳門人負責。」鍾國榮亦補充,除了工作人員本地化外,他們的救援隊伍,還有相關的條例,賽事管理等,已完全達到國際水平。「自二○○四年開始,澳門消防局、體育局、澳門山頂醫院聯同汽車會組織的救援隊伍,培訓至今已得到國際汽聯肯定,他們的專家小組每年前來考核我們,通過後給予證書,才能夠正式舉辦賽事。」

澳門自回歸後積極將人才本地化,經過多年努力亦得到成效,無論管理或是救援隊已是國際級水準。


完善設施 盡情投入盛事

除了在軟件上的精益求精,於硬件也不斷改善,簡單如賽道會每年重新鋪設,為了令大家更能投入賽事的氣氛,○二年開始設置了On Board Camera(第一身視覺鏡頭),從賽車手角度觀看賽道情況,觀眾觀看電視屏就能以第一身感受賽事。林蓮嬌表示︰「我們還繼續加強設備,由以往用無線電訊號傳遞On Board Camera的畫面,改為用光纖傳遞有關訊號,令觀眾能更清晰並全面感受比賽的刺激。」時至今日,大賽車依然年復一年地舉行,六十四年從不間斷,全因澳門特區政府及民間團體通力合作,招募二千多工作人員於為期四天的賽事共同努力,讓這條東望洋跑道一直散發它傳奇的光芒。

鍾國榮(右)及林蓮嬌(左)均表示澳門的大賽車不但是一項體育活動,更是全城上下投入的盛事。


第六十五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日期:2018年 11月 15至 18日(四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