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源再分配都要諗計
香港社會表面富裕,其實七百多萬人中,貧窮人口都佔近百萬人,唔少家庭無能力買電腦畀小朋友,在科技發達的今日,無法上網學習肯定是輸在起跑線。
同新家園協會總幹事黃頌傾起,佢哋剛和中銀合作開展第二年的電腦捐贈計劃;中銀把公司換出來的幾百部電腦捐出,經新家園翻新後再分配給弱勢社群,當日新家園協會董事會副主席黃煥明仲出席咗典禮。
企業多數會定時更換電腦,部分換出來的仍然可用,但又不知如何處理,最終去咗堆填區。經社企令社會資源再分配,既環保又可以幫到人。黃頌話唔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因為有電腦而喺學習上大有進步。例如有個來自基層家庭嘅中二女生,平時每次做網上功課都要去圖書館預約電腦,預約唔到就無得做,o依家唔需要再為冇位而煩惱,讀起書來方便好多。有時做專題研習,查資料亦方便得多,也可以透過部電腦用文書工具做報告。
不過科技產品不可能就咁左手交右手,所以中銀同時捐埋百多萬元協助更新電腦程式及更換鍵盤等,而他們就負責找地方儲存及運送至有需要家庭。
其實,社企一直面對資源唔夠好難做更多的問題,如果流程能優化和簡化,原則上電話、Ipad、平板電腦等應該都可以同一方法回收,而再者多些企業參加,受惠人數會更多。
其中一個優化方法,係提供電子平台。例如佢哋之前推出「關愛家園咭」,提供各類衣食住行優惠畀長者、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士、新來港及少數族裔人士,以及其他弱勢社群,經常有幾蚊買包米、一蚊包通心粉等優惠。其後升級為手機App,聯結二十多間企業例如三聯書店等,將各種慈善優惠放上去,會員隨時見到。用App來做唔需要搵地方儲貨,不過當然也要有資源管理個App。所以話o依家做社企都需要費盡心思諗計,因為對善長來說,行政費愈少,能幫的人才會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