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廚房裏有高手
「明晚吃飯呀!」做完電台節目開車送前輩班哥回家,他忽然通知,「盈盈知道你生日,請你吃飯!」每年生日前後,飯局一個接一個,今年趕書來到最後關頭,忙到人都癲,很多天都鎖自己在家中閉關埋首電腦前,婉謝了不少朋友的好意,但班哥和盈盈一家的安排怎可能錯過!
班哥識食,不會難為自己,盈盈秉承了母親的細心,打點很少出岔子,所以連飯局地點也不必問,跟住班哥好了。當晚席設香港仔一家小菜館「漁米鎮」,一檯都是認識的朋友,盈盈與丈夫和爸媽都在座。這種飯局吃得最開心親切全不拘束,這晚更難得生日飯由重置一個舊墳的斷碑說起,便知大家都百無禁忌。
早前來過漁米鎮,今回是第二趟了,只記得小菜做得很出色,自家製的菜甫和XO醬相當滋味,一試難忘。班哥在相熟海味店拿來靚鮑魚交漁米鎮炮製,大廚出身的班哥精明在於食得其法而且知道哪些食材最抵吃,他珍藏幾隻老年日本三頭吉品不捨得吃,平日則挑性價比最高的鮑魚,不管產地,總之要最好的一「水」。的確,吃不在名氣,歸根究柢講究味道和好不好吃。當然,有些人覺得名氣令自己感覺提昇,願意多付名氣價,亦無所謂。
盈盈帶來重一斤三的多寶魚,當然是清蒸,大魚清蒸要靠師傅掌握好火候,尤其是多寶魚是扁身的。如此大條多寶魚還是第一次吃。吃魚最好吃背鰭翅位,這條肥美的多寶魚翅位膠質特別豐富,連着的一組組肉粒都非常軟滑,不料仔細品嘗時聽到盈盈說這魚是可持續發展海產。噢,還以為是游水海鮮!

應該一早想到,盈盈與老公不就是協助她聲大大的父親齊哥打理海記號,而海記號這幾年獻身推動可持續發展海產。這條多寶魚來自歐洲,她明白啤水解凍雖快,但魚肉質感會變霉,所以盈盈當天一早把魚拿出來自然解凍五小時……說實話,若果主人家不說,很多人會以為在口中的是游水海鮮。可持續發展海鮮都是優質海產,處理得法,加上廚房配合,結果如此大條魚吃剩一棚骨。
本來單尾來一碟炒米粉,但點菜的人誤會了,來的是桂花炒翅,既來之,則吃之。當然不是真魚翅,而是粉絲,粉絲其實更好入味,但炒桂花翅說易不易,首要須炒得要乾身,粉絲不能浸得太腍,有些更考究用雞蛋還是鴨蛋,總之最能考驗廚師埋鑊的真功夫。
漁米鎮廚房內顯然有高手,雖然只是兩次食緣,但不少大菜小菜都吃出真滋味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