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門裏門外 2018 年 10 月 18 日

楊立門

楊立門,前政府常任秘書長,現任商會行政總裁、歌手及作家。

施政大蛋糕

施政報告是行政長官一年一度的重頭獨腳戲,所以政府上上下下,早半年已開始為這個「蛋糕」搜集和發掘材料,在八、九月的暑假檔期(立法會也在休假)開始着手烘焙,待十月初立法會復會時由特首托出來。在英治時代,政府施政沒甚麼透明度,港督在施政報告頒布政策,像是向市民施予恩惠似的,立法局議員聽取之後,還要感恩戴德,所以立法會辯論施政報告的程序,傳統上稱為「致謝動議」。今天的情況倒轉了,這議案多數通不過,若議員手下留情讓它通過,倒輪到政府要感謝議會。管治權威旁落,可見一斑。
政府的各司、局、處,通常在每年的第二季便開始向上級提交建議,最好是能賺到掌聲的新點子,但若司局長搜盡枯腸也想不出的話,便惟有把一些現有的措施重新包裝,在幾處增補一下,便當是一項新政推出。施政報告對政策的推行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本來在幾個部門之間磨磨蹭蹭的政策建議,若能爭取納入施政報告,便沒有人再敢怠慢了。

在英治時期,制訂施政報告是極少人參與的工作,港督也很少在報告內顯露個人風格。一九八九年衞奕信成立了中央政策組,組長是曾任新聞編輯的顧爾德 (Leo Goodstadt),由於他攬起了施政報告的統籌工作,對港督有莫大的影響力,所以圈內人都稱他為「魔僧」(可能是他的外型似沙皇時代的魔僧Rasputin)。彭定康以一名政客身份出任港督,施政報告的撰寫當然有自己個人色彩較濃的一套。他不大假手於華籍政務官,更從英國找來了兩個自己的政治幕僚,和「魔僧」一起炮製施政報告。他提出極富爭議性的政制改革(亦因此成為「千古罪人」),醞釀過程也只讓很少一部分公務員參與。

在董建華任內,中央政策組的功能愈趨神秘,組長劉兆佳也很少和各政策局打交道,內部調研的結果也不見有和其他人分享。到了二○一二年邵善波主政時,政府不少同事都覺得他的思維不大貼近現實,以我所知,當時的政務司司長(現任特首)就不太賣他的賬,所以有幾年的施政報告,她是抓起來自己大幅修改過的。當上特首後,連中央政策組也廢了,她在施政報告的撰寫方面更加親力親為,自不待言。她更公開了努力在撰寫報告的照片,令人不無期望。

林太上任後的新猷,是只在立法會宣讀一個概要,細節都在報告的文本內,今年的概要比去年短,但全文則更長,雖然你未必在裡面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但今年這大蛋糕,洋洋灑灑二百多項新措施,內容不可說不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