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陸叔開CHAT 2018 年 10 月 20 日

陳永陸

生活是很個人化的態度,人稱「陸叔」的著名財經股評家、兼投資策略顧問,用輕鬆心態,與跨界別嘉賓及以時事專題,去打開財經及以外的話匣子。

誰搬走了我的工廠

中美貿易戰繼續升溫,我通常一見到工業公司管理層就會捉住佢哋攞吓行業嘅一手貼市資料。雖然話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但係我同好多工業家傾偈,發覺佢哋都有唔同嘅應對之道,逆境之中惟有發掘新嘅發展空間。

好似今年七月上市嘅其利工業集團(1731),主要業務係為品牌設計同製造休閒袋和背包。公司喺一九九七年已經在中國東莞設立第一家工廠,上星期我見到公司首席營運官楊達(Terry),當然向佢問吓行情。Terry分析,貿易戰對中國成個工業板塊都有影響,但係由於公司早喺十年前已逐步將生產線移去越南,目前當地已經係其利最大生產基地。

如果出現貿易戰至開始計劃搬遷廠房,就無可能應對得切。一般工業生產,特別係勞工密集行業,一條完善嘅供應鏈要十到十五年至能夠整合出嚟。加上品牌客都有自己嘅供應鏈計劃,以前會睇五至八年嘅生產計劃,現今市場變化大都最少有一到三年嘅計劃,唔會一夜間改變。

搬廠最難嘅地方係重新建立一條team,仲要適應外地嘅法制同文化,真係好考驗意志力、心理質素同財務實力。咁辛苦其利都早喺十年前已部署遷廠,Terry話好幸運,公司主要股東之一裕元工業好早已經有多元化嘅生產基地,對其利喺越南嘅建廠計劃畀到好多寶貴經驗。事實上,當時眼見內地生產成本飛漲,要保持競爭力一定要睇得夠遠,而且基於地域集中風險考慮,於是開展行動。

既然遷移生產基地咁多困難,o依家都未搬嘅工業又可唔可以轉攻美國以外市場,搵過另一塊乳酪?Terry認為,以手袋背包為例,美國市場需求八成由中國供應,除咗價錢,仲因為已經建立咗好完善嘅供應鏈同銷售渠道,對中美雙方嘅行業參與者都唔係咁易改變。另外,歐洲市場太細,工業較難賺錢。不過,Terry話袋廠做美國牌子係大勢所趨,但唔一定銷去美國。中國消費市場日益壯大,China-to-US受阻,工業界可以尋求China-to-China呢條路徑。當年中國成本高漲導致其利決定擴闊生產基地,今日中美貿易戰亦可能會加速工業家開拓內銷市場。

講咗咁多生產外移嘅情況,中國係咪畀其他生產基地搬走晒啲工廠?事實並非如此。好似其利現時有一成生產留喺內地,係有策略考量。畢竟中國累積多年做袋經驗,工人技術好,供應鏈可靠,可以承接品牌貴價貨訂單。呢類高價貨要求手工好、用料特別,往往係品牌每一季嘅 image items。雖然呢類形象產品賣得未必最多,但關乎品牌形象,所以客戶通常都想穩陣啲,選擇喺內地生產。既然形象產品營業額唔大,客戶賺少啲都無所謂。而且保留內地嘅高端生產線,亦可以協助客戶打開中國市場。

雖然話越南有價格競爭力,但係當地經濟一路發展,成本亦會上升,會唔會喺若干年後又畀人搬走晒啲工廠?呢個當然係未知之數,但係其利已經喺今年二月到柬埔寨設廠,進一步擴闊生產基地。做工業,果然要睇得遠,plan得早。

越南經濟持續發展,成本亦會上升,其利喺今年二月已到柬埔寨設廠,進一步擴闊生產基地,睇得遠,plan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