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10 年 08 月 31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逆轉

根據統計處最新發布的數據,香港的人均壽命繼續增長,以男性為例,1989年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4.2歲,但到了2009年已上升至79.8歲;而一向較長壽的女性,其平均預期壽命由1989年的80.0歲增加至2009年的86.1歲,似乎將與日本爭奪最長壽社會之名。

為了治理長者的疾病,發達國家最近二十多年出現一個新興的醫學專科──「老人科」(Geriatric),替長者度身訂做適合的治療方案。而在腫瘤科,長者在求診者所佔的比例也持續增加,由於他們的身體機能較弱,所以選擇治療方案時也要小心考慮他們的身體能否負荷,例如一位五十歲的肺癌患者可以選擇開胸手術將腫瘤切除,但對一位已屆八十歲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僅未必可以接受高創傷性的手術,甚至一些毒性較強的化療也未必承受得到,需要透過放射治療,或副作用較輕的標靶治療來消滅或縮小腫瘤,估計將來或需另闢「老人腫瘤科」,來特別照顧這群年長癌症患者。

統計處除了發布近年相關的調查數字外,還推測香港未來的平均預期壽命,有關當局認為「醫學上的突破及社會、經濟上的發展將會令死亡率進一步下降」,所以男的為83.7歲,而女的為90.1歲,比現在的還要多添幾歲。

究竟香港人的壽命會否繼續延長?只要細心觀察,近年本港人均壽命的增長速度開始減慢,相同情況在其他發達社會也出現,可見醫學科技的進步並不能將人類壽命無限延長。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人忽略了富裕社會正受到另一個威脅──肥胖。

在發達社會生活的人,乘升降機、以汽車代步,運動量可謂接近零,但食物卻從不缺乏,令熱量的攝取多於所消耗,造成肥胖。而由肥胖誘發與新陳代謝有關的疾病眾多,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等,均對健康構成嚴重影響,根據權威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的研究報告,糖尿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分別令美國男性及女性的平均壽命下降了0.22歲和0.31歲,相信這些與肥胖有關的疾病,將繼續令人類壽命停止增加甚至縮短。

事實上,人類平均壽數由增加變縮短這個逆轉情況已經出現,哈佛大學2008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國民健康狀況正走向兩極化,低下階層人士的死亡歲數正不斷下降,這與他們三餐只能於廉價速食店解決,所吃的盡是高糖高脂高鹽的食物,於是未到中年便受糖尿病、心臟病或中風所困擾有關。相同情況也發生在本港的中產家庭身上,父母外出工作,無暇照顧子女的起居飲食,於是快餐店也成為了他們子女的飯堂,埋下日後患上上述疾病的種子。

早前立法會通過《最低工資條例》,如果薪金水平訂立恰當的話,可以收窄貧富之間的距離,令低下階層生活得到保障,對提升他們的健康狀況也有裨益,例如他們可以在不影響經濟的情況下減少工作時間,以騰出多一點時間預備健康食物及多做運動,幫助他們減慢身體退化速度,及降低患上與肥胖相關的嚴重疾病的機會。當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健康都得到改善時,才能真正令整個社會享受長壽之益,令人均壽命繼續向上攀升,不致逆轉走向下坡。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