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10 年 08 月 31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去哈洛斯食散餐

一隻腳剛踏進倫敦的哈洛斯百貨公司(Harrods),高大的黑人保安伸手示意。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平常衣着比較隨便,但自己知自己事,這天來到世界知名的百貨公司,已自動自覺穿戴整齊,為甚麼還會出問題呢?原來保安是向我身後的外國人示意,請他把揹着的背囊解下,哈洛斯的規矩是背囊客不可進內,但手提着背囊便不受干涉。

對我來說,哈洛斯最大的魅力在地面的一層,這一層超過一半空間與食有關,食品市場有點似超市,但當然高檔一些。舉兩個例子,這幾個月是英國的車厘子季節,市面上的車厘子很便宜,但在哈洛斯賣貴一倍,價錢牌旁邊的說明標榜是哈洛斯的精選,再看車厘子的真身,果然零舍大粒;再看蘋果,在香港見得最多是日本的超貴品種,而哈洛斯精選的是法國貨,外貌迷人,其中有一種略帶粉紅的,取名很漂亮,叫「Pink Lady」,我貪靚買一個吃,但迷人Pink Lady好睇不好惹,酸度很大。

哈洛斯食品市場內有多個飲食吧,法國餐自成一角,環境較寧靜,但我剛從法國過來,應該要轉口味;日本壽司吧雖是日本人主理,但我常去日本,很多機會吃更正宗的;中國點心吧由華裔女孩子招呼,但我始終相信香港的點心更好;燒雞吧傳來陣陣香味,很容易令味覺投降,但英國的雞領教過了,香味僅是燒烤的表面效果,很難旨望雞肉有雞味;至於海鮮枱,在法國盡情吃過,肚子的空位有限,必須有所取捨。餘下蠔吧、意大利雪糕吧、意粉和Pizza吧枱,決定分兩日仔細品嘗。

生蠔拼盤集各家大成,卻無甚特別,雖是來自幾個國家的新鮮貨,但沒有難得一見的品種,倒是香檳的選擇多,喝得我飄飄然。埋單計數,香檳貴過生蠔。

意粉和Pizza吧外大排長龍,但圍住吧枱的高櫈不夠二十張,等了一些時間才有位。Pizza是用傳統的紅磚爐烤焗,而意大利做法亦很地道,難怪即使價錢比附近的正宗意大利餐廳貴一倍,也很受歡迎。

最後要吃雪糕了,由於一早看見各色雪糕的份量都非同小可,事前已做好腸胃和心理準備,但我點的Chairman's Delight送到面前,仍倒抽一口涼氣,因為高腳杯高逾一呎,杯內填滿意大利雪糕和忌廉,足夠三個人的份量,若果一個人吃清光,可以等於吃了一餐飯。這杯龐然巨物,收二百港元。

香港百貨公司內的Food Court,賣的是快餐,價錢都很相宜,也不乏好吃的;哈洛斯的飲食吧,實質也是快餐,但在哈洛斯內,變成景點,到此一遊未嘗不可,在此一吃也不算貪慕虛榮,因為食物做得蠻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