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見」真的能再見?
早前在小巴上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總覺得眼熟,腦袋運算一會才驚覺她是我的初戀女朋友。許久不見,腦際閃過一些那些年的往事,好奇她今天過得是否安好,當我仍在猶豫應否上前打招呼時,她已飄然下車,轉個街角已不知所終。當年我與她是淡淡然的分手、也沒有特別說再見,想不到多年後重遇又錯過了一次說再見的機會,難免悵然若失。
當年由衞生防護中心轉到醫管局工作時,總覺得日後有機會在工作場合與衞生防護中心同事遇上,所以當時沒有刻意跟每位同事說再見。不過,轉眼多年發覺遇上的機會沒有幾次,當年曾每日在辦公室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同事,有部分原來早已失聯。
有些人會突然心血來潮,透過電話或社交媒體尋回失聯的朋友敍敍舊。幾個月前,一名多年沒有聯絡的保險業界朋友突邀我一起午餐,當我赴約時才知道他近年因中風,導致口齒不伶俐,行動不便須與枴仗為伴,太太亦因此離去餘下他孤獨一人。看到他一拐一拐的身影,我一時語塞、竟也不懂如何去安慰他。
這頓午餐後,我有一段時間害怕面對失聯的朋友。我怕大家見面時已沒有共同話題,昔日相知交心的好友,受不起歲月的洗禮,變成今日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朋友;也怕話題無意刺中朋友的痛處,萬一人家婚姻狀況不如意、仔女唔生性,又或者事業遇上低谷,關心反而會令對方變得很尷尬,不知所措。
明年十一月我將展開人生的下半場,未來的幾個月我會如常每月探訪不同醫院,聽管理層的匯報、也會聽前線同事的關注,不過這一輪的醫院探訪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以行政總裁身份跟同事會面。
這一次我會認真地跟同事們說聲「再見」,因為我明白大家要再見一次,並不容易。
也許真的沒有機會再見,所以只有珍而重之跟同事說「再見」,才不會留下遺憾。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