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祥庇佑 七福神
中國傳統中,有很多為世人帶來幸福快樂的神仙,其實日本也有類似的神,而香港人較熟悉的,應該要是「七福神」。
日本的七福神,即惠比壽、大黑天、毗沙門天、壽老人、福祿壽、弁才天、布袋尊,這七位福神。到江戶時代,日本民間信仰認為,正月時將七福神乘坐寶船的圖繪,放在枕頭下的話,就能夠得到一個吉利的初夢,繼而在新的一年行好運。

日本民間習俗,新春期間會掛上「七福神」的彩繪,祈求幸福。
「七賢」與「七神」
「七福神」的來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真正的情況無法得知;不過,其中一個最多人相信的來源,是源於中國的「竹林七賢」。據說,大約是在日本的室町時代,受到中國「竹林七賢」的影響,京都的貴族、武士及大商人,會把「七賢」的書畫掛在書院或茶室的牆上,之後就漸漸變成七福神,這些日本人喜愛的神仙,反而無人記得竹林七賢了。

其實,日本室町時代中、後期開始,日本漸漸進入戰亂不斷的亂世,身受苦難的人,當然希望得到神明保佑,再加上中國文化及佛教傳入後,漸漸與神道教等融合,演化成七福神。
據說,當時更有「七福神盜賊」的風俗,即在新年期間,貧民百姓會穿上七福神的服裝,偷偷走入他人家中;而家中的人就要高興地叫:「福神來了,福神來了」,並將一些財物送給裝扮七福神的人,讓所有人在新年都高高興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