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質素比預測重要
港股自從年初升到高位後回落,一直都像滿布霧霾的天氣,每天在壞消息中來來回回,但要跌又跌唔落去。我說︰這是「牛轉熊」的階段,在今年的投資場上,應該休閒一點,多些睡覺;想不到這建議引起網友大量的問題,例如希望我預測在甚麽時候暴跌,跌到甚麽位置,甚至有些散戶開始膽壯心雄,打算要做淡沽空等,問我應該如何部署。
我再說︰牛轉熊就是「懷疑牛去熊來,但卻暫時未能確認」的一段時間,預測不確定性將會大增,我們只知道牛市有可能終結,但在最後的階段中,究竟會像放煙花一樣,短時間內升三千後再跌八千,或是突然燒着一個負面因素,立刻就暴跌幾千點,這都是很難確定,我也不可能預先知道。
在去年牛三的時候,股市走勢比較容易預測,整體市場沒有太多暴跌的因素,股價在合理水平,投資策略也比較簡單;但進入牛轉熊之後,大量負面因素開始浮現,目前港股已經存在一大堆炸彈,包括資金流走、美股爆煲、香港息魔重臨、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風險、油價上漲影響實體經濟,以及Trump不能預測的舉動等,這些炸彈可能突然爆起來,也可能對股市毫無影響,根本無人可以預測得到。
不過就算是牛去熊來,做淡沽空也是高危動作,除非你是最頂尖的高手,加上最頂尖的運氣,才可以沽空賺錢,否則只會作出壯烈犧牲。根據過去的經驗,在整個熊市周期的時間,有一半交易日子的股市都是上升的,只是上升時幅度較小,下跌時幅度較大,如果你在熊市沽期指做淡,被挾爆倉的機會是頗大的;只有普通武功的人,請不要嘗試猜測牛三的浪頂而試圖沽空。
所以真正的專業投資者,明白在牛轉熊階段預測的不確定性,將重點轉到投資策略之上,再配上優質的心理質素執行。很多股壇上的散戶,以為投機或投資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分析及預測能力,最好世上有一位股壇黃大仙,可以預測每隻股票的走勢,在低位告訴你買入,然後在目標價賣出賺大錢;但根據我多年來的經驗,要做一個成功的專業投資者,分析及預測能力佔成功因素的比重,加起來不會超過百分之三十,反而起碼有百分之七十的因素,是靠心理質素和實戰策略,特別在牛轉熊的時期,能夠在十次中有六次估中,已經是強者中的強者,若要再進一步提高預測準確率,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在這個迷惘的時間,投資者特別容易變得不太理性,受到心理偏誤的影響,在股價下瀉中仍追貨溝淡,有時定了止蝕位又中途取消,有時又變得心大心細,犯上不應該犯的錯誤。所以在牛轉熊的時期,投資策略及心理質素,遠比預測重要得多,因為反正你根本都估唔到。

在牛轉熊這個迷惘的時間, 投資者特別容易變得不太理性,所以策略和心理質素,比預測更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