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曲走天涯
五月二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探訪北大,並對師生作出訓勉,要他們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習離開時,師生齊聲高喊「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更高唱起一曲《歌唱祖國》。
《歌唱祖國》是一首我於大學年代,在國是學會那裏學識唱的歌。我那一輩在殖民地長大,年幼時根本不會在學校以至大眾傳媒裏聽到那些愛國歌曲,反而在進了大學之後,思想自由,百家齊放,才有機會接觸到,於是《國歌》、《國際歌》、《歌唱祖國》、《我的祖國》等,我通通都是在國是學會那裏學識唱。
長大了,行走四方,也要準備好「一技傍身」。我的普通話屬「有限公司」,但也特地「操熟」了一首歌,以便返回內地大學交流時,碰上師生聯歡又群眾起哄的場合,也可以勉強「應酬」一下大家,而這首歌正好就是《歌唱祖國》。每次當內地師生聽到我這樣一個「香港仔」唱出的,竟然是《歌唱祖國》時,都反應熱烈,鼓起掌聲,百試百靈。同行同事對我都另眼相看。
《歌唱祖國》由我國已故音樂家王莘作曲作詞,從歌名怕且大家也估到其大概歌詞內容。話說一九五○年九月,王莘從天津到北京去購買樂器,回程途中路過天安門,當時被夕陽所籠罩的天安門廣場深深吸引,更看到紅色的國旗在金黃晚霞中飄揚,煞是好看。那時立國只有一年,還未經後來許多劫難,大家仍是愛國熱忱極為高漲,當時三十二歲的王莘心情激動,靈光一閃,幾句歌詞不禁就在腦海中浮現: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
之後,登上返回天津的火車,王莘靈惑如泉,就邊打拍子邊唱邊寫,寫成了這首後來在中國唱到家傳戶曉的歌曲。
《歌唱祖國》後來於一九五一年經官媒《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先後發表,繼而又在中央電台播放了由中央樂團演出的大合唱。一經官方推動,這首歌便聲名鵲起。
最重要的是,在同年全國政協會議(當時仍未有人大,由政協行使如今人大的職能)上,毛澤東親自見王莘,並說:「這首歌好」,並特地送了他一套剛出版及有其簽字留念的《毛澤東選集》。
一經領導人點評,從此《歌唱祖國》便升價何止十倍,在祖國唱到無人不曉,成了《國歌》以外,幾乎是最具代表性的愛國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