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曾淵滄教路 2018 年 02 月 15 日

曾淵滄

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考取管理科學博士學位,目前擔任大學教授。

市況波動 擇好股而長揸

近日股市波動,不少人認為是股災,實際上,股市升得急,就一定會跌得急,這是股市的定律,相信見慣風浪的股民會很明白這個道理,只有一群缺乏經驗、遲至今日才開始入市的人才感到震驚。

試想想,去年大部分時間,市場認為2015年大時代的高位28,000點是非常高的高點,很難達到;後來,28,000點破了,升到上30,000點,市場更驚訝,連平日不做財經節目,只教師奶煮餸的節目也講股市。結果,恒指馬上由30,000點,跌至28,000點,調整2,000點,當時的驚慌氣氛與目前差不多。可是,恒指又由驚慌中繼續上升,再次升上30,000點,並直上33,000點。之後,就是目前的調整了。今日,任何人如果說恒指會見28,000點,會被認為是大淡友,但是數個月前,認為恒指會見28,000點的人,是大好友。可見,高與低只是股民心態的改變。

我在兩年前已開始不斷地看好,我的長期讀者如果起步早,目前的跌勢的確只是小調整。可惜,在恒指突破28,000點之後,許多小股民仍然不敢入市,其中一個原因是前年到去年上半年,整個股市只有少數幾隻恒指重磅股升,這些重磅股都是大價股,不合散戶口味,一直到近幾個月,散戶開始炒大價股的衍生工具,股市大熱起來。

踏入2018年,一些落後的藍籌股也開始追落後,散戶才開始進場,目前的調整,對該批剛剛入場的散戶來說就是噩夢。

過去幾天,同一天中恒指忽升忽跌,未到收市那一刻,根本不知當天最終是升是跌。因此,預測股市的升跌是沒有意義的。一來我都不預測後市,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能力預測,二來我認為投資策略比預測能力重要,所有的預測,都有機會不準確,問題是預測錯誤怎麼辦?因此,我認為我們不必預測短期後市,更重要的是投資策略,而最佳的投資策略是擇優而揸,即選擇好的股,中長期持有。

甚麼股是好股?即是增長股與收息股,增長股就是增長很快的股。目前而言,股王騰訊(0700)是增長股,銀娛(0027)是增長股。當然,增長股不會是天長地久地增長,一旦增長放緩,就得考慮換股。

收息股則是投資的基礎,長期而言,投資股票的目的應該是收股息。我手上有一些股收了數十年,股價的波動已經沒有感覺。但是,每年收的股息還是會令自己高興,收息股包括派息穩定的公用股、房托股,還有目前有四厘股息的滙控(0005)。

收息股是投資組合的基礎,例如目前滙控股息回報已超過四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