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踏上世界之巔
上星期,每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達沃斯舉行,全球各界眼光都聚焦這盛會,媒體報道鋪天蓋地,相信我也不必在此作詳盡介紹。這是我第六年出席這個武林大會,除了有多個國家元首出席,年會雲集各界精英領袖,雖以經濟為名,但當中所討論的議題範圍廣泛,如政治、教育、創科、民生與文化藝術等,我亦出席由全球多所頂尖大學的校長組成的環球大學領袖論壇。
今屆年會的主題是「在分化的世界中加強合作」,正如論壇上多個演講嘉賓提到,我們今天所身處的世界面對着前所未有的分裂,科技與知識鴻溝擴大不同社會之間的距離,很多人更為全球化及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改變而感到擔憂。
究竟大學在這場革命中可以扮演甚麼角色?在環球大學領袖論壇上,超過三十所國際頂尖大學的校長包括牛津、劍橋、耶魯、普林斯頓、東大、清華及復旦,聚首一堂就高等教育如何協助解決這道命題進行交流。我們必須凝聚社會,帶頭正視共融與不平等的議題及現象,民粹主義及反智主義的興起威脅着大學一直以來所灌輸的價值觀。這些問題不能單靠一兩之力就能解決,我們必須共同面對。
年會焦點之一要數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演說,全場座無虛席,馬克龍鋒芒畢露,不少人均視他為歐洲新領袖。他提到:「電子商貿所帶來的衝擊,摧毀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假如這些公司不去為受影響的人提供再培訓,我該如何向他們交代?」他的演講跟英國首相文翠珊可算是南轅北轍,相比馬克龍的人氣,文翠珊所主持的環節顯得格外冷清,雖賣力地提倡英國門戶開放,可惜的是,似乎不少人都對這脫歐後孤立無援的英國不感興趣。
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過往從商期間卻從未獲邀),並進行壓軸演講,相比其一貫辛辣言論,這趟算是較為收斂。台下觀眾顯然對特朗普不甚受落,當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施瓦布介紹他時稱:「我明白你的領導是會受到別人誤解或偏見」,結果被台下報以噓聲。儘管如此,特朗普這次的演說清楚帶出重要信息,或許是多得他有個出色的撰稿人吧。他重申:「美國優先不等於美國獨尊,美國依然開放貿易,繼續保持競爭力。」他更為美國經濟表現強勁、股市上升,歸功於自己的稅改和監管政策─「數以百萬計的工人獲發放花紅慶祝減稅」,蘋果近日更宣布將於未來五年在美國投資三千五百億美元。
能夠上台演講的都是全球重量級人馬,今屆難得有香港的一席,實是欣慰。特首林鄭月娥率領代表團出席,是六年來首次有香港特首出席,她更獲邀擔任數個論壇的嘉賓講者,與一眾金融領軍人物對談,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英倫銀行行長及日本央行行長等。會議期間,特首在這國際舞台帶出明確信息─香港在貿易及全球投資方面持開放政策。如果香港希望繼續作為國際都市,我們的領導就要與全球領軍人物交流,而我們的特首辦到了。或許香港的傳媒朋友不應經常針對政府外訪,這些外訪交流絕對有助香港提升國際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