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街大行動
讀者以我的名義成立「知友會」之時,已提出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掃街行動」,但舉行了幾次聚會飯局,我仍然拿不定主意,因為一大班人通街走吃街邊檔,雖然全都是大人大姐,但始終要瞻前顧後,況且每個人吃的速度不同,等齊人轉戰下一條街下一檔殊不容易,而一大堆人雖有幫襯,但多少會阻人做生意。如果分組分幾日行動,組織聯絡工夫煩到嘔,想做死我們的義務會長嗎?
我考慮的不只於此,畢竟街邊小吃的衞生程度不是人人都接受,我由細食到大未試過中招,但萬一有人出事,怎過意得去?大熱天時,通街走絕不過癮,而且多街邊檔的地區,通常都較「雜」,我粗人一個當然無相干,但知友會的斯文人頗多,的確有點顧慮。不過,無論如何都要舉辦一次,第一次約十人便於行動,簡化的路線訂在大角咀,目標只選定四間小食店。
出師不利,連日滂沱大雨,原定的周末雨勢未止,惟有延期一周。但大雨後一日熱過一日,我最怕熱,但怎好意思因此改期。一身汗殺到大角咀中匯街,第一站是「夠疆美食」吃串燒,只怪我大安旨意沒有事先了解,是日休息,只好直闖第二站埃華街的「車品品」,謝天謝地有開門。

油渣麵

碗仔翅

招徠大雜餸
我們將幾張枱併在一起,我見還有人未有着落,於是搬多一張枱來,會長連忙提醒我那四位不是自己人。這時一位男士才表露身份,他是從網誌上收到風有掃街大行動,於是帶了女伴和兩位長輩,在大角咀街頭等候我們出現,並且打算暗中照跟照食。這是一份食緣,雖是隔籬枱,也可以分享飲食心得啊!
車品品的老闆娘是一位很執着的人,雖是賣便宜的地道小吃,但她對食物用料十分講究。聽她熱情的推介,極之吸引,但掃街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點到即止,否則未到第二站已吃飽,點算?於是每款食品基本上只要兩份,計有:溏心皮蛋、碗仔翅、魯肉餃、蝦籽皇清撈麵、招徠大雜餸、麻不辣小吃、雞泡魚乾白粥和特色飲品。
捧着半個肚走幾個街口,往福全街的英記油渣麵,我應該吃半碗,但魔性難馴,獨霸了一碗。英記的油渣麵麵質較粗,如果換了滑嘟嘟的烏冬,我覺得已不是同一回事,粗粗哋的麵條,是街頭美食最好的解說,也是風味的其中一種解讀。當那碗油渣麵的湯也給我喝光時,注定下一站要忍口了。
但我怎會甘心呢?最後一站是折返埃華街的餃子店,我把心一橫,按推算一兩小時後食物都應該消化了一部分,於是打包韭菜餃和椒鹽雞中翼回家睇波時享用,當晚我一邊吃雞翼,一邊看着阿根廷吞了四蛋。
大熱天時掃街,須對食物有熱誠,下次掃街還是等天涼好箇秋好了。

蝦籽皇清撈麵

魯肉餃

麻不辣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