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稟索南豐陳慧慧半億 念佛機生產商 無間追債17年
南豐集團已故創辦人陳廷驊的幼女陳慧慧與母親長達七年的爭產官司,早前被判敗訴,需向母親賠償約八十三億元;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擔任「陳廷驊基金會」主席的她,正遭一名商人入稟法院追討逾五千萬元。
案件原告人透露,他在過去十七年,無論上門或寄信到南豐總部追債,均不得要領,還被下逐客令,也試過在街頭拉起追債橫額,同樣無功而還,惟有訴諸法律。
原告人之所以無間斷向「陳廷驊基金會」及主席陳慧慧追討多達半億元陳年舊債,背後原來涉及他與陳廷驊生前一項生產念佛機的協議有關,惟他在接單一年後,基金會便無再兌現承諾,使其損失慘重,更弄致破產收場。

梁健向本刊展示大量文件,交代與南豐基金多年來轇轕。
「以前揸架車也過百萬元,現在全身只得一百元,是基金會累成我這樣的。」六十二歲商人梁健感慨地說。他是高品電子實業公司創辦人,月前入稟高等法院,向「陳廷驊基金會」主席陳慧慧追討逾五千萬元賠償。
據悉,九十年代陳廷驊原本委託本港一間電子廠生產電子「念佛機」,並由原本主力生產玩具的梁健負責設計念佛機內發聲零件,期間梁發現有人疑報大生產數量向基金會掠水,遂向陳廷驊告發,陳確認事件後,索性將生產念佛機的訂單轉交給梁。
九九年八月及十一月,陳廷驊先後以基金會名義與梁健簽訂合約,合共訂購一百萬部念佛機和相關零件,總值一千零七百萬元。
梁健聲稱,陳廷驊當時向他承諾每年給予千萬元訂單,還透過下屬派定心丸,「他們叫我不要再做玩具,集中火力接念佛機訂單,更說之後會收購我的公司。」
惟一年後,基金會沒再落單。梁健承認,雙方當年並沒簽訂長遠合作協議,只憑個「信」字做事,他更因而押注整副身家擴充內地廠房,並購入大批生產機器,但訂單「話停就停」,公司財政即時出現問題。

本刊向陳廷驊基金會及陳慧慧查詢被索償一事,基金會發言人周一回覆否認有關指控。
不滿未有兌現承諾
他向基金會了解,並要求跟陳廷驊見面,卻一直未能聯絡上,及後得悉基金會已交由陳的幼女陳慧慧接手。據悉,陳廷驊當時已證實患上前列腺癌,身體轉差,之後更出現腦退化。
由於未能接觸陳廷驊,梁健遂轉找當時的話事人陳慧慧,以寄信方式催促對方落單,否則屬違約。到○一年,基金會終於給梁健書面回覆,表示因為「念佛機存量太多」,暫不再發新訂單。
梁健不滿基金會未有兌現承諾,在○三至○八年五年間,多次寫信提醒基金會落訂單,統統不得要領;他又多次上門要求跟陳廷驊或陳慧慧見面,也被拒諸門外。
雙方拉扯五年多,到○九年一月,陳慧慧主動找人聯絡梁健,表示願意以個人名義,向他發出一筆二十萬元款項,並要求梁健簽署一份文件,答應收下這筆款項後「不會對一切由該事件(生產念佛機)引伸出來的問題作出任何追討」及「不會對基金會有關人士發任何信件或作任何要求,或以任何方式接觸或騷擾」。
該份文件又強調,陳慧慧給予梁健二十萬元,是「為了保障陳廷驊先生名譽」,及對梁健施以援手、舒緩其困境。梁健當時亦因沒有白紙黑子的證據,接受了陳慧慧的安排。
直至一三年,梁健在家中執拾雜物時,發現一些文件,顯示基金會仍有一筆關於生產念佛機的逾百萬元帳項未繳付給他。由於當時陳廷驊已病逝,梁健遂再向陳慧慧追討。

當年陳廷驊生產的念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