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甜後苦抑或先苦後甜
飯局上重遇李怡,老人家精神很好,說話鏗鏘有力如昔,也一如既往相當有份量。有一段日子協助他每星期做一小時電台的時事節目,他的觀點鞭辟入裏,更難得不因眾口一辭而轉軚,須知一士諤諤,四方八面而來的壓力可不小,但他的原則始終如一。當年如果有空,我都會到北角油街海峰園接他返電台,早前他遷到房協的長者屋安居,看來他住得很愜意,他更意外發現電費居然比以前減了近半。
海峰園在北角油街一隅,屋苑中央有大樹遮蔭,但他說可能經常閉戶開冷氣,或許因此耗電多,但現在所住長者屋他也有開冷氣,究竟是因為居處交通方便了而經常外出,還是少開冷氣機則不得而知。長者屋對頤養天年的長者提供諸多方便,是不爭的事實,但未聽聞住戶可以享受電費優惠。
他新居的長者屋也在港島區,即是與海峰園同屬港燈供電,即是交少了電費與供電機構不同無關。講起電費,大家的話題自然提到行政會議通過電費加價幅度,兩電加幅同被壓在百分之一點九,坦白說我們小市民誰會喜歡加價,不少人可能覺得壓得好,但看看兩家公司提供的數據,特別是港燈,明年燃料賬結餘只是今年的三分一,後年可回扣的數額將只及今年的一半,回扣少即是說電費的加幅必然高,在准許利潤管制協議下,到時要壓也壓不住,現在只批加百分之一點九,其實是先甜後苦,李怡將來收到電費單未必開心。
很多人都希望人生儘管不是一帆風順,但能先苦後甜便於願足矣。李怡是有經歷的人,千帆過盡,即使電費將是先甜後苦,但畢竟是小事,現在生活安逸,在長者屋養老有好好的照應,而常提到孫兒的點滴,甜在眉宇間。當大家都在議論電費,他自悠然津津有味吃着面前的白魚。
是的,有酒今朝醉,有魚當前吃,更何況是來自太湖的白魚,這是江蘇薈的其中一道首本名菜。此食肆主打「長江鮮」,按時令有刀魚、鰣魚、魚和巴豚魚。這天吃的白魚,與銀魚和白蝦稱為「太湖三白」,白魚更是送給皇帝的貢品,以往會用驛馬日夜兼程由太湖直送洛陽,並由御廚立即炮製給皇帝品嘗。
幸好白魚不是稀有魚種,一年四季都有,肉質細膩,肉味鮮美,能吃在鮮活最前線當然最好,但這家由唐英年有份成立的會所式食肆,有辦法找到鮮美長江鮮,我和李怡和一眾老友,吃起來都甜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