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無畏無懼
「由我們成立第一日開始,我們就掛五星旗、唱國歌,我們因為這件事,受盡殖民政府打壓,資助被取消,校舍被收回,我們沒有放棄過我們愛國的立場,你們如果連這件事都不知道,那就是你們選錯了學校。」好一個港專校長陳卓禧(圖左一),說得擲地有聲。

這年頭,不少大學管理層說到學生形形色色的出位表達,都有點無處埋手的無奈,一來怕被網上欺凌,二來作為老師,仍對學生勇於表達改變社會的想法相對包容,覺得就算是錯了,年輕也是錯得起。不過,面對大是大非,就顯得有些進退失據。
事實港專的確有其獨特的歷史,其前身勞工子弟學校,本身政治色彩強烈,卻也因為這歷史,幾番受打壓。
日本侵華期間,香港曾經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日子,大批青年失學。香港重光後,勞校最初和聖公會合作辦教育,幫助失學失業的青年人,獲政府資助;不過四九年中國政權更替,共產黨執政,國民黨退守台灣,政治氣氛立即改變。
當時港英政府提出,在香港辦學的學校必須掛英國國旗,勞校不答允,其辦學資助立即被取消,而本來和旺角官立學校一起使用的校舍,政府其後亦以不再辦旺官為理由,連校舍都收回。種種迹象似有趕盡殺絕之勢。
早年勞校管理層夠硬淨,政府打壓嗎?我們自己辦,透過公開籌款維持基本運作,並在公主道昔日的亂葬崗位置分期建立校舍。難得這份堅持,今日的港專才能繼續存在。
時代給了陳校長這份責任,他亦不卑不亢,既說校方尊重學生有不同立場,但學生不尊重畢業禮這等莊嚴場合就是不對。擇善固執,值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