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隨傳隨到的緊箍咒
廿多年前,手機遊戲還未盛行,小朋友仍很少玩這種遊戲,只需應付家長和老師們喋喋不休的教誨。有些長大後成材,當然,也大把恨鐵不成鋼者。
可是,這廿年間,小孩子們可不容易管了。他們除了要上學,學習書本知識,也會獨留家中,沉迷打機,抑或是與朋友或同學上網、玩遊戲,交流電話內的訊息。現今,如孩子不懂上網,作打機或交流,又不去學上網,要交朋友玩不容易呢。
手機上網這回事,很多父母也未必追得上,甚至完全落後。我有些朋友,為了不想在孩子面前「失禮」,便要找人教導、惡補「功課」。不然,與孩子中間的鴻溝,大得難以想像。很多父母都在抱怨:「要教孩子真不容易,為人父母者,不學習,與孩子的鴻溝,只會愈來愈大,甚至交流不到。」
這樣也好,人人都得不斷進步;否則,別說難以溝通,連寒暄幾句也成問題呢。
在香港,好像人人都忙,幾乎人人手中都有一部手機,連幾歲孩子都有,好像沒有電話,便難以交友,真有這需要嗎?我不同意。我雖手機隨身,但是並沒有長放褲袋,或常捧着在手。

古天樂在演藝界炙手可熱、身家億億聲,也要隨傳隨到,日睡四小時,這種生活方式是否恰當,見仁見智。
我仍然相信,相約別人,也不必急在一時三刻。這世上,不是有幾個朋友,或有幾個同事,就要老奉帶着電話,讓人隨時可以傳召,這樣會抹殺私人空間。
我不相信手提電話這麼重要,這讓我等有隨時被傳召的「危險」,難道我們真要被「隨傳隨到」嗎?
唔⋯⋯我覺得這不好玩!子時卯時,都要接電話!有甚麼事這麼着急?我也不喜歡隨時接聽親朋的來電,否則,我們整天都被這些人,影響休息或工作,實在不是好事,同意嗎?
有很多事都是可以等的,特別是相約去遊玩、吃飯、看戲等休閒活動。找不到就算了,來日方長,何必為少少時間,而弄得好像忙得不可開交,其實有可能是無事忙!
想想,我等現代人,有時的確是給人太方便了,被人隨傳隨到,連考慮的時間、空間都沒有,真不好玩。
我們一起承諾吧,沒有要事,不要隨傳隨到,可以嗎?

吾伴早年跟我去北京,在機上也忙着通電話,我也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