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仙也黯然
周星馳電影《食神》將叉蛋飯創造成傳奇後,這碗飯其實只流於坊間話題,直至六國酒店太子爺陳頌勳以幾近吹毛求疵的精神,將星爺的狂想化為實現,才真正在現實中有得吃,但我懷疑他在瑞士讀書時都沒有如此俾心機。
他花了兩三年時間研究世界各地的米、蛋、叉燒、洋蔥、豉油,又與六國大廚琢磨各種食材的烹調燒製方法,終在年前做出最接近《食神》版本的黯然銷魂飯。由於逐碗做,每個環節都由膊頭有花的大師傅依足他鑽研出來的秘笈照辦煮碗,由於耗用六國中菜廳粵軒的主要人手不少,因此只能作「期間限定」限量推出,結果迅即訂滿,一碗
難求。
六國掀起風潮,全城為之黯然,不少高中低檔食肆都將叉蛋飯冠名「黯然銷魂飯」,我認真吃過好幾家,但全都拍馬追不上六國的版本。不說不知,陳頌勳一手炮製的最傳神版黯然銷魂飯,已誌入陸海通集團陳氏大家族的族譜,成為陳家永恆的經典。
已記不清楚這是在粵軒內吃的第幾碗黯然銷魂飯了,陳頌勳坐在對面一直瞪着我吃,搞到我好不自在。「你今次吃的是『黯然銷魂飯』2.0版本!」他洋洋自得的說。以為他一鳴天下響後便鳴金收兵,沒料到他不甘站在山巔一覽眾山小,或許他想連神仙吃過也動凡心。
本文刊出之日,黯然銷魂飯2.0亦正式推出,但何謂黯然銷魂飯2.0?他請我用心的吃,因為這碗飯跟從前我認為已有一百分的不同,加了新東西,究竟加了甚麼,便要我猜了。坦白說,壓力相當大,一旦猜不中,別人俾面褒獎的所謂「皇帝脷」便要拆招牌了。驟眼看沒甚麼分別,而且若沒有對之前的認真品嘗過,及不了解它如何煉成,根本無從揣測新版本不同之處。
「吃得出加了甚麼嗎?」他一再追問,而我愈來愈肯定舌尖所碰到的是甚麼,是久違了的東西,但為了更確定及提高對方的懸念,我說要多吃幾啖飯才下定論。
「是豬油嗎?」我抬起頭用相當老定的語氣問,然後補一句:「如果用燒豬油更好?」答案無誤,至於燒豬油的提議,他立即請總廚馬榮德師傅出來商量。主意是好,但很難保證每天有穩定靚而新鮮的燒豬油供應,惟有不強求了。
燒豬油是寶,早年我吃大榮華的豬油撈飯,肥滔大師傅用的就是燒豬油。問陳頌勳如何想出加豬油,他鬼馬一笑說是忽發奇想而已,但用幾多則仔細盤算過,準則是要能帶出一點油香,以及能令飯粒有薄薄一層油覆蓋着不受洋蔥的水氣影響就夠了。份量是多少?一大碗,一隻手指頭般份量,藏在碗心,所以吃時要拌勻碗飯。神來之筆,連神仙也黯然。

梁家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