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市相當集中 港股未到大時代
上星期,當恒生指數升上二萬七千點時,許多人在談新「大時代」,或「大時代2.0」……不過,儘管恒生指數已經很接近二○一五年的「大時代」高位,這兩次的升勢依然是不一樣,非常不一樣。
首先,二○一五年的升勢是很全面的升,是雞犬皆升的升,大量垃圾股狂升,大量散戶入市,但是,近期的升,只集中於數隻勢股,特別是恒生指數成分股中的三隻超級重磅股:騰訊(0700)、滙控(0005)、友邦(1299)。其中騰訊與友邦創出歷史高位,遠遠超越二○一五年「大時代」的高位,滙控則創兩年新高,接近二○一五年的高位,而絕大部分的垃圾股至今仍未有動靜。
不久前多隻垃圾股在短短的數天,股價下跌九成,散者皆驚慌。二○一五年,大量散戶全面參與,傾盡身家投入,坊間更產生出多名「少年股神」,吸引傳媒爭相報道,每日成交股超過一千億元,港交所(0388)股價由二○一四年年中的一百元,在一年之間爆升至三百元。
還有,當時炒得兇的不是港股,不是恒生指數,而是內地A股。二○一四年年中,我出版一本書,書名是《機不可失》,出書的時候,上證綜合指數只有二千點,二○一五年高峰時,上海綜合指數超過五千點。當然,那段時間,恒生指數也有很強的升幅,由二萬三千點升至二萬八千點,但是論比例,恒生指數只上升20%,而上海綜合指數上升150%,換言之,二○一五年瘋狂的是A股,是滬港通正式開通之後的瘋狂。
但是,近日的上海綜合指數仍然只有三千二百五十點,離二○一五年的高位仍然很遠很遠。當年,是A股先開始炒作,二○一四年七月,上海綜合指數只有二千點,到了十一月,滬港通正式開通後不久,上海綜合指數只升破三千點,六月破五千點。恒生指數則在滬港通正式開通後依然在二萬三千點的水平徘徊,是上落市,一直到二○一五年三月中旬才發力追落後升上二萬八千點。
比較了二○一五年的「大時代」與今日的升勢,我的結論是目前不是甚麼的「大時代」或「大時代2.0」,兩次的升勢不論是結構,走勢都不一樣。其中最大的不一樣是當年正處狂炒而仍未爆煲前,散戶都很開心,人人都是股神。但是這一回大量散戶眼巴巴地看着強勢股一升再升,自己手上卻一股也沒有,二百六十元的騰訊不敢買,六十元的滙控不敢買;那裏會在三百元買騰訊,七十五元買滙控?

一五年恒指短短幾個星期由二萬三升到二萬八,散戶參與相當活躍,與現時的氣氛有很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