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代魔鬼
出席一個親子講座時,我邀請一些父母出來分享教導子女的苦與樂。
其中有一點,是幾乎每一個爸爸或媽媽都有提及的,就是當孩子有了手機或平板電腦後,他們就彷彿變成另一個人了,每天都是一機在手,其他一切拋諸腦後。其中一位媽媽無奈地說:「我惟有把他的手機收起來,不再讓他使用。」
我問:「收起多久?」
她說:「半年。」
半年絕對不是一個短的時間,可見這位媽媽的決心,但半年之後,又怎樣呢?
禁止孩子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是無可奈何的一種方法,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種因噎廢食的手段,又是否真的有效呢?
可能,有些家長會認為,畢竟只是玩玩遊戲吧,不需要大驚小怪。但根據一些心理專家認為,過分沉迷手機或平板電腦,很有可能會成為一種難以戒除的癮,就有如成人的煙癮、酒癮或毒品一樣。怎樣知道你的孩子是不是已經上癮呢?專家列舉了以下的徵兆:

1. 根據二○一一年做的一個調查,有一千名學生被禁止使用任何電子產品或上網達24小時後,很多都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情緒緊張或低落。如果當你的孩子被禁止使用電子產品,也同時表現出情緒問題的時候,他可能已經上癮了。
2. 使用毒品的人,他需要的劑量會愈來愈多。相同地,專家說對電子產品上癮的人,他們使用的時間也會愈來愈長。短短玩十數分鐘,他們是不會感到滿足的。所以你會見到很多小朋友,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大半天都不肯停止,就是因為再也不能自制了。
3. 當孩子對其他康體活動的興趣愈來愈少,而對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依賴愈來愈深的話,也代表他已經上癮。這現象同時帶來的後果就是,他們會來愈少運動,愈來愈少和人溝通,愈來愈少思考,每分每秒都只是從遊戲中尋求滿足。
4. 為了得到毒品,很多癮君子會不惜一切,甚至做出一些犯法的行為,只求可以享受到毒品帶來的快感。相同地,對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癮的人,就算家長不容許,他們也會用說謊、瞞騙或其他手法,務求能達到目的。
5. 毒品,是某些人用來麻醉自己,逃離現實的一種工具。同樣地,有些小朋友會藉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去逃避學業或家庭的壓力。家長可以留意一下,孩子是不是有這個習慣,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第一時間會拿起手機或平板電腦去玩。如果是的話,它已經成為孩子用來逃避現實的一個工具。
6. 和其他人關係疏離,學業成績下降,對其他事情提不起興趣,這些都是對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癮的徵兆。
對於較為年幼的小朋友來說,家長是可以防止他們濫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但對策必須早些實施,包括限制使用時間,定下使用規則,例如:吃飯時、需要溫習時、夠鐘上牀睡覺時,都必須停止使用等。
假如家長連一個三、四歲小朋友的手機或平板電腦也無法取走的話,代表這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偏向軟弱。假如年幼的時候也管不到,你認為當孩子長大後。家長還可以做些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