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石作惡 擊碎最好?
平日飲水少,突然背部劇痛人士,在排除扭傷或撞傷因素,很大機會是腎石跌入輸尿管而引起,當中以中年以上男士較多。為何我們會有腎石?當發現有腎石後要如何處理。常聽見可以體外碎石,這是否最安全又最有效之法?
五十歲霍先生在例行身體檢查中發現有腎石,他不痛不癢,醫生解釋可能引發問題,雖然腎石有不同的療法,但是他還是採用最快方法─體外衝擊波碎石。
「我的腎石體積不大,數量亦少,但因為我很快要離開香港一段時間,如果在離港後腎石跌出來,又不幸卡在輸尿管,引致發炎、腎脹就麻煩了!所以我要求醫生盡快為我處理。」霍先生說。
霍先生接受體外衝擊波碎石,手術成功後過幾天便上飛機。
四十五歲的江先生是位糖尿病人,糖尿病長遠對腎功能有影響,故江先生每次覆診時,醫生都會檢查其腎功能。最近一次覆診,江先生告訴內分泌科專科醫生,右背感到腫脹及疼痛一段時間,醫生立即安排他照X光,發現右邊輸尿管有結石卡住,引致他腎水腫,轉介泌尿外科醫生跟進。
「由於我本身腎功能已差,塞了後令腎功能再下降,需要第一時間處理,醫生提出可以用輸尿管鏡或體外碎石。我選了體外碎石。」
兩位病人都選擇體外碎石治療,其中一個重要考慮點是毋須全身麻醉做手術,相對安全及安心,事實是否這樣呢?

在腎內的腎石不會引發痛楚,如跌出腎外卡在輸尿管就會引起劇痛。
男女患者 二比一
養和醫院泌尿外科專科姚銘廣醫生說,十多年前大家都認為體外碎腎石,即以衝擊波在體外擊碎腎石,病人身體表面沒有傷口,大家都認為「無創」手術最好。事實體外碎石非完全無創,在碎石過程中,衝擊波都有一個很小的機會傷及腎或附近組織。
有關腎石的治療研究,這十多年間在手術儀器的改良下及經驗累積下,泌尿外科醫生發現除了體外碎石以外,亦有其他手術治療方法一樣可以達致良好的治療效果。
姚銘廣醫生說,腎石是常見疾病,鄰近地區如台灣的調查發現,當地的腎石病發率為百分之九點六,十人有一個患者;中國十年前的研究,腎石病發率是百分之五至八。而香港十年前一些非正式調查,腎石病發率是百分之二點五。「總括來說,病發率一般介乎百分之五至十,是十分普遍的病。」
腎石患者以男士為多,男女患者比例為二比一。
姚醫生說,男士患者較多,除了男士飲水量較少外,亦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可能在生育期內的女性因有荷爾蒙保護,減低腎結石風險,而研究數據發現,女士在停經後,腎石病發率亦輕微回升。

姚銘廣醫生指出,一般腎石患者會在三十至五十歲出現病徵。
腎石高危人士
一般人以為中年人才會有腎石,但姚醫生說不一定,兒童、年輕人至中老年人都有機會,兒童患者相對較少。「結石是經年累月才形成,病人大多於三十至五十歲開始有臨牀病徵。」姚醫生說。
甚麼人有較大機會患腎石?姚醫生說,有腎石家族病史的患病風險會增加;居住在熱帶地區如沙漠、東南亞國家等人士病發率較高,因為身體的水分較快被蒸發;部分職業人士如司機,因長期坐着欠缺活動,故風險亦較大。
姚醫生特別指出飲食與腎石的關係:「肥胖人士的飲食習慣與結石有關,可能因為高脂飲食亦影響身體酸鹼平衡,二來飲水量亦可能較少,亦是形成腎石的誘因。」
另外新陳代謝疾病例如副甲狀腺腫瘤,或副甲狀腺荷爾蒙增多,都有較大機會患腎石。
腎石主要可分為兩類,一是非感染性,由身體代謝物形成的。另一類腎石在形成過程中有感染,屬感染性。
當腎石形成後,對身體有甚麼影響?

各種類型腎石。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