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和孩子的十道鴻溝
父母和孩子,儘管有血緣的連繫,儘管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但無論在任何家庭,兩代之間總會存在一些鴻溝,假如不花點心思去修補,最親密的人都會慢慢變成陌生人了。
以下,是兩代之間經常會出現的十道鴻溝,你又可曾留意到?
①科技用品
在孩子眼中,父母總是個不懂最新科技或玩意的人。而在父母眼中,那些甚麼新科技新遊戲,總顯得複雜和無聊,提不起興趣去研究。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怎能產生共同話題呢!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打開兩代溝通之路,不妨試試運用他們的語言,和使用他們的渠道,例如:Facebook , WhatsApp等,親切感就會油然而生了。
②朋友聊天
你有多久沒和朋友通宵達旦地,拿着電話在談論着一些無聊事情呢?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樣做了。
但在我年輕時,這幾乎是每一晚例必會做的慣常動作。如果父母們不接受,想想自己年輕時候,就會見怪不怪了。
③私人空間
每個人都想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年輕人也不例外。可是,如果他們放學後,把自己鎖在房間內,又或者替手機加上密碼鎖,父母總會覺得,他們一定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然後就會不停地追問。
④衣服打扮
不知怎的,衣服打扮總是每一代的常見爭拗話題之一。
在我年輕時,每個男孩子都喜愛留長頭髮,穿窄身闊腳褲,俗稱喇叭褲。今日,這些裝扮只可以在歷史圖片中看到。假如,父母在這方面多一點包容,爭執自然可以減少。

⑤溫習和休息
甚麼時候應該溫習?甚麼時候需要休息?
在父母和孩子眼中,答案永遠不同。可能孩子覺得已經溫習了很久,需要休息一下,但在父母眼中,可能覺得他只是找個藉口偷懶而已。
⑥食品的選擇
每人都有自己喜愛的食品,但兩代的取捨卻有很大的不同。好吃的東西,在父母眼中總是那麼不健康。健康的食品,在孩子眼中總是那麼不好吃。解決分歧唯一方法,就是各讓一步,偶爾吃吃好味的,偶爾也吃吃健康的。
⑦其他人為甚麼可以
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法也不同。
不過,當某些行徑在其他父母眼中,都只被視為正常,而在自己父母眼中,卻被視為不聽教的話,孩子自然會心生不忿,認為父母是針對自己了。
⑧想要和需要
孩子無論甚麼年紀,總有東西想買。
父母無論家境,總有東西不想買, 兩者各有原因,要釐定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大家就必須拿出耐性,好好討論一下了。
⑨我不是小孩子了
當孩子逐漸長大,他會希望得到更多的自由,他會希望父母對他的態度,會和以前不同。但如果父母沒有察覺到這種心態上的改變,依然用以前那種呼呼喝喝,一言堂的態度,孩子自然會感覺不快樂。
⑩我為甚麼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人和人是一定會有分歧的。
就算孩子是你所生,也不一定要和你有一樣的想法。
接受意見的差異,才能夠減輕兩代之間的矛盾。人不會永遠錯,也不會永遠對。
嘗試了解可以減少誤會,冷靜討論可以免除爭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