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女搗蛋八大原因
小朋友,沒有一個是完全不會搗蛋的。
不過,一般小朋友的搗蛋,是會適可而止的,和當父母出言制止時,一般是願意停止的。只有很少數頑劣的小朋友,才會不受控制,喜歡怎樣就怎樣。
當面對這些不受控制的小朋友,父母的壓力自然增加不少。與其每次都要大動肝火,想盡辦法去和這些頑童抗衡,倒不如查究一下,在他們頑皮的性格背後,隱藏着甚麼誘發的原因呢?
以下,是一些親子專家經過研究後,得出來的結論:
1) 缺乏照顧
這裏說的照顧,除了供給三餐以外,孩子行為方面的監管,也是非常重要。有人看管,不等於有人教導。因為,有些工人姐姐只是奉命行事,確保孩子吃飽、穿暖、和沒有危險之外,頑皮與否就貴客自理了。
2) 家庭結構失衡
單親家庭越來越多,或父母就算未正式離婚,也只是貌合神離,很少會聚在一起過着溫暖的家庭生活。孩子在這種氣氛下長大,性格的發展自然不會很完美。
3) 休息不足
根據專家認為,休息不足也會構成頑劣的性格。由於很多孩子長期缺乏足夠睡眠,因此對很多學業上的問題,都是得過且過。而由於長期疲勞關係,他們會用某些方法去宣洩不滿,而搗蛋就是其中之一。

4) 缺乏玩樂時間
和上述一項異曲同工,今日的孩子非常忙碌,睡眠時間不足,可供玩樂的時間也不足。每天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但都只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因此,和大人搞對抗,就成為了一種無聲的抗議。
5) 兩代溝通不足
父母經常工作,孩子經常溫習,兩代見面的時間已經少之又少。當聚首一堂的時候,又可能被電視機、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產品佔據了時間,談話的機會固然少,談話的內容也只是今日天氣怎樣之類。既然缺乏溝通,思想又怎可交流呢!
6) 環境薰陶
新一代的孩子,天天都有排山倒海的資訊湧到。假如父母沒有好好監管,或從旁協助隔開不健康的資訊,孩子便會照單全收。無論語言上、行為上、思想上,一旦習染了不好的,再要戒除便不是那麼容易。
7) 成績凌駕品德
對於某些父母,分數就是一切。
無論孩子品行怎樣,只要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他們便會心滿意足。坐地鐵時會不會讓位,看見別人有需要時會不會幫助,對別人有沒有同理心等等,都不是他們關心的課題。
在這種思想薰陶下,成績再好的孩子,行為也會恍如小流氓一個,怎會不搗蛋呢!
8) 父母影響
在種種原因中,這項可能是父母最沒有留意到的吧。的確,在這個功利社會,大家都將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比較少會顧及人家的感受。
孩子,在耳濡目染下,怎會不將這些行為發揮得淋漓盡致呢?所以,你會看見在地鐵車廂,搶到座位的孩子,會得到父母的讚揚。俗語說:「執輸行頭,慘過敗家」,聰明與愚蠢的定義,在今天已經變得很物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