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方位策略防患未然 監獄管理工作揭秘
歷來不少本地電影橋段,都喜歡描寫監獄是黑獄、獄警動輒虐打囚犯等,吸引觀眾捧場。有懲教監督批評,這是徹頭徹尾的渲染,並指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公眾對懲教工作的觀感,各級人員只好一笑置之,繼續緊守崗位。
懲教署署長邱子昭上星期在周年記者會上,回顧過往一年該署的工作,他坦言無論外籍在囚人數、暴力、違反紀律、在囚人士集體對抗、以致企圖越柙等事件,都有明顯增加。
但事實上,在這支被視為守護香港安全的幕後部門默默耕耘下,九年未有人成功逃獄,十六年來無發生監獄騷亂。
該懲教監督說:「雖然去年犯事數字上升,但完全受控未有影響監獄內外的安全。例如上月初在赤柱監獄內,有近一百四十名在囚人士以罷食及不回倉,要挾管方釋放違紀的犯人;懲教署立即啟動應變機制,調配包括區域演變隊等人手到場,令事件在三小時內和平解決。」
反觀近年全球各地監獄情況,不少都正值多事之秋。其中英國懲教系統多次爆發監獄暴亂,而暴力行為、自殺、謀殺都創新高;今年一月巴西連續發生三次殘暴的監獄暴動及逃獄,多達一百四十名犯人被殺甚至斬首;菲律賓也有超過一百五十名犯人集體逃獄及殺害獄警;到本月初,美國特拉華州一所監獄又發生犯人挾持人質事件,在近二十小時後才平息,一名懲教人員不幸殉職。
本港懲教署近年的工作目標,除了做好懲和教之外,還走在世界前列,例如利用獨特的懲教環境及真實個案,和學校合作為年輕人預防犯罪,去年便有三萬六千人次參與相關活動。
該署又鼓勵在囚人士參與不同的更生計劃,包括職業訓練、教育等,而最新的重犯率已由十年前約三成半跌至新低的約兩成半。
英國的研究顯示,在○七至○八年單單減少重犯這項,已省下約九十五至一百三十億英鎊社會資本。據知,本港懲教署正研究在減少罪案重犯及社會教育方面,為整體香港省下多少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預計年中會發布。
懲教署署長邱子昭向本刊說,除了資源之外,安全覊管的落實是最重要,「如果沒有安全環境,在囚人士哪會安心參與更新計劃,而外界又怎敢進來支持更生工作呢!」
他強調防範未然及在萌芽階段加以控制的策略,能避免事情惡化。懲教人員進行情報蒐集,密切監察在囚人士非法活動,將不同保安風險分開管理,防止他們集中搞事,同時加強搜查以制止他們擁有自製武器等等,「所以雖然暴力事件多了,但受傷的在囚人士或職員相對都是輕傷。面對退休高峰期,同事們的恒常訓練也是重要的一環。」
邱Sir續說:「懲教制度要透明人道,監察制度也重要。除了管方的內部監察系統之外,外在的申訴渠道也相當多。監獄內有事件發生,署方都會發新聞稿,也不時安排傳媒進監獄採訪,加強透明度。」

懲教署署長邱子昭指出,署方非常注重在囚人士的嚴格紀律和秩序,確保為社會提供一個安全穩妥的羈押環境,及協助在囚人士更生。

區域應變隊隊員不時進行演習。

局部重建後的大欖女懲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