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煉金術師
聖誕新年假期結束,開始踏入備戰階段,說的是應屆文憑試考生。香港專業導師會(ProfessionalTutor.hk)接獲蜂擁而來的補習要求,DSE補習之中,熱門個案之一是惡補數學,尤其是女學生。
這點,也真是無可奈何之至,首先,我相信造物主設計人類女性腦袋,主要作用並非計算數學,而是育兒、家務、與鄰居聊天等感性的工作。至於需要運算空間、速度的工作例如:製造器具、捕獵、戰鬥等,則由男性負責。
因此女性基因使然,數學能力比男性弱,小學課程加、減、乘、除通分母等,着重耐性謹慎的算術,分別尚不明顯。去到高中,代數、函數、幾何、機率、統計、微積分等高深數學,需要動用腦袋裏精密推理功能,男女性差別便出現了。
再者,香港的數學課程出名深奧,一般比國際水平早讀一個學期,十五歲的腦袋學十六歲的課程,更加令女學生叫苦連天。
老老實實,作為一個尋常人,只需要懂得加減乘除便足以應付日常生活。就算要做不尋常的人,精通機率和統計學已經足以算死草,一生都不吃虧了。為甚麼還要懂得微積分呢?我們又不是要做愛恩斯坦。
這就關係到香港就職需求和大學科系比重了,誰叫香港的金融服務業是重中之重,那些金融、保險、會計、經濟相關行業最吃香,尖子學生為錢途,紛紛報讀大學的精算、財務、計量金融、環球商業等學系。此等學系的取錄條件是文憑試數學成績優異,難怪中學生這麼着重數學科。即使不打算做工程師的女學生,也要苦讀數學,便是因為打算從事金融保險業。
要知道現在的投資產品結構非常高深,保險計劃亦極度複雜,我曾經聽過一個保險+按揭+融資+借貸+買債+投資計劃,兩個保險顧問向我講解了兩天,又列算式又畫圖表。大意就是拿出租物業按給銀行,同時買一份按揭保險,然後成立私人銀行帳戶,將貸款透過保險公司投資債券,利息收入抵銷保費,然後再將債劵抵押給銀行,套現一大筆現金。於是乎,便有現金、有投資、有租收、又不影響業權,嘩,彷彿百利而無一害。
這個計劃,迂迴曲折,操作複雜,我竭力去理解,當場好像明白,轉眼間又忘記得一乾二淨。這些好像比廣義相對論更深奧的金融產品,便是一班數學天才精算師才能夠設計出來,明就唔明o架喇,不過一聽就知係大茶飯。

香港是金融之都,擅長數學有利改寫命運,主要是財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