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出繁殖地獄 單眼貓重生
在寵物店櫥窗中,年幼的蘇格蘭摺耳貓和英國短毛貓趣致可愛,成為買賣場的寵兒。但購買的人可會知道,生產這些可愛貓喵的「工場」,其實是個地獄繁殖場。
可愛貓喵的父母,困在惡劣環境中被迫交配、懷孕、生產。母貓或公貓生病不但得不到治療,更會被丟棄在荒野任其自生自滅。生病的幼貓,也是同樣命運! 愛護動物協會就在多次搗破非法貓狗繁殖場行動中,拯救不少傷病貓。
照顧單眼貓咪和照顧正常的貓咪沒有分別,牠們一樣逗人憐愛。」阿怡說。今期的主角細細佬和小Q正是大約半年前,由愛護動物協會從繁殖場中拯救回來,現由愛協職員阿怡領養的異國短毛貓。
現時阿怡家中共有五隻貓,她當初收養細細佬和小Q其實是出於憐憫之心,「知道牠們曾經歷生死邊緣,很想給牠們一個家!」由於異國短毛貓是純種貓,較本地家貓多病,而且細細佬和小Q因感染而切除了眼球,樣貌缺陷使牠們難以被領養。有多年養貓經驗的阿怡,於是一併領養細細佬和小Q,讓牠們可以繼續一同生活和成長。

細細佬和小Q雖然少了一隻眼,但其他方面與普通貓無異。
繁殖場貓 多病痛
細細佬和小Q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最近五年,愛協便搗破了五個繁殖場,救出近三百隻狗及一百隻貓,當中很多貓狗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一些更因為情況太嚴重而要人道毀滅。
多次參與搗破寵物繁殖場救出貓狗的愛協總督察容智恒指出,在繁殖場救出的貓狗生活環境惡劣,多個籠子擠迫在同一個細小的單位,窗戶長期關閉,只有少量抽氣扇,因此場內充斥着難聞的氣味。他描述貓狗在繁殖場過的非人生活,「籠子大多生銹,一籠養幾隻動物,再將籠子疊高,籠內沒有食物,有時更連食水也欠奉,牆邊鋪滿蜘蛛網。」
容智恒說,「很多時貓狗會在同一間房內困住,狗的吠叫聲可能會令貓感到很大壓力,長期共困一室,令很多貓心靈受創,牠們會十分緊張,在籠中踱步。」貓一般需要在寧靜和黑暗的環境下生活,但繁殖場內的籠子開放,沒有遮掩處讓貓躲藏,因此貓在這個環境下可能患上抑鬱或其他心理疾病。

過度擠壓的環境下,除了感染疾病,亦有可能釀成心理問題。

愛協首席獸醫桂珍指出純種貓因基因問題,較普通家貓多病痛。

愛協總督察容智恒道出繁殖場貓狗生活的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