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吒咤樂壇保險騷
近幾年娛樂圈最蓬勃的業務是開演唱會,紅館檔期book爆,等閒之輩都爭取不到檔期(因為場租按票房拆賬,康文署因應叫座力批場,相當現實)。會展、西九、機場博覧館、澳門綜藝館,甚至中環海濱都成為開騷勝地。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不是這幾年音樂事業特別發達,而是這幾年保險事業特別發達。
看似唔關事,其實很有趣。仔細看看近年演唱會的主題贊助商,十居其九是保險公司,因為內地客戶湧來香港買保險,而保險經紀為了招呼貴客,需要安排食宿交通及娛樂消遣,其中一項冧客服務便是代撲演唱會門票,但撲飛麻煩令許多經紀叫苦連天。保險公司有見及此,索性斥資贊助主辦演唱會,既收宣傳之效,又可以取得大量VIP門票,拿來招呼尊貴內地客戶,Agent方便,Client滿意,千萬保單便水到渠成!

看看,多少演唱會或舞台劇,都是由保險公司贊助。
因此啊,歌迷經常埋怨演唱會公開發售門票不足,靚位老是塗黑了。就是因為預留作內部使用,一部份主辦單位直銷,節省城市電腦售票網的手續費;另一部份,便是留作贊助商貴賓票。
香港受惠中國北水南調,保險業食正水流,因而推動演唱會行業,令歌手們豬籠入水,真可謂全世界獨有的show business 生態。 歌手賣碟艱難,惟靠開騷賺錢,有利舊歌多合內地口味的老牌歌手,夠叫座力的開個唱,一場歌酬百萬;二三線的亦可合作雜錦騷,陳年鹹魚歌手都能夠翻生,唱一晚袋幾萬,錢不難賺。時勢造英雄,人生際遇難料,一度轉攻電影的四大天王,到今年又能夠接連開騷。
不過,歡樂時光過得特別快,或許已到了曲終人散之時,隨着內地限制資金來港投保,據報相關保險交易由十月的八十億跌至十一月的三千萬,跌幅99%!
辣招出台,歌手可能要高唱我真的受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