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歷史有錢途
兩位議員的「支那」宣言引發社會話題,超常教育中心一位聖類斯小五學生,那天一上堂便問我甚麼是「支那」,我想一想,精簡答道那是China的譯音,是歷史上對中國不禮貌的稱呼。
無謂向小學生詳述政治爭議,也無謂在此討論,編輯說過政治題材留給Book A。
我只想說,就算你不讀歷史,歷史也會來找你。許多人認為讀歷史沒用,無助就業,而且看似是枯燥乏味科目。逐漸,愈來愈不受重視,修讀的人也愈來愈少了。
根據香港專業導師會(professionaltutor.hk)資料顯示,許多中學生,寧願選修報考「旅遊與款待」,卻謝絕「歷史」,因為旅遊業發達,商機無限;可是讀歷史,好像只能夠任職博物館,哪有遊客會逛博物館呢!
唉,我只能夠說,「歷史」是一門學問,而「旅遊與款待」是一種行業。學術層次大有分別,歷史深造下去探索的是文化、哲學、人類的起源、世界的未來。「旅遊與款待」的課程主旨好像是食得招積住得出色、招積出色舒適超級超值⋯⋯
或許說得太深奥,其實歷史也可以很普及,很「搵到食」。近年影視市道蓬勃,因為開通了全中國市場,而跨越地域的劇種便是中國歷史劇。單是「三國」這個大題目,影視作品無數,拍之不盡,直至永遠。還有「滿清十三皇朝」這個劇本寶庫,還有春秋戰國、楚漢之爭、隋唐風雲⋯⋯
以人物掛帥的作品更多,曹操、項羽、秦始皇、武則天、成吉思汗、慈禧太后、西施、貂嬋、楊貴妃、陳圓圓⋯⋯簡直可歌可泣,數之不盡。
歷史名人是所有華人都認識,宣傳上比全新故事容易,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付版權費,歷史是免費的知識產權,歷史人物是不會告你誹謗的大明星。真是任由取材發揮,但要改編劇情,先決條件就是熟讀歷史。
除了影視劇作,電子遊戲亦是歷史用武之地,日本人老早就劉備借荊州,借取中國歷史英雄製作電子遊戲,一借冇回頭。因為中國歷史比日本歷史精采百倍。近年中國人的手機遊戲也大受歡迎,歷史群俠game 也風靡全國,這些RPG game離不開打打殺殺,的確是中國歷史特色。編寫遊戲情節,便需要一個歷史達人。
中國歷史長河五千年,老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計我話以史為game可以反攻日本,以史為戲可以賺十億票房呢。

中國歷史精采絕倫,改編成無數影視娛樂產品,覆蓋大中華日韓市場,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