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後春筍
早前,我打開電視本想欣賞美國網球公開賽直播,卻遍尋不獲,後來發現是樂視投得該賽事香港區獨家播映權。原來樂視已拿下英超、世界盃及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的播映權。同時間,Uber一直在立例規管方面備受爭議,但確實改變社會的出行模式,我也曾在美國用過Uber,挺方便的,共享經濟似乎是大勢所趨。不久傳來Uber中國被滴滴出行收購之消息,我很好奇滴滴如何將強大的競爭對手變為自己人呢?
數周前,我到北京出席校友聚會,順道參觀滴滴和樂視的總部。滴滴打車於二○一二年創辦,去年與阿里巴巴的「快的」合併後,改名為滴滴出行,數月前更獲蘋果公司注資十億美元,接着收購Uber中國,滴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發展,轉眼已躍身為內地行內一哥。滴滴總裁柳青正是聯想創辦人柳傳志的千金,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女,魄力驚人。幾位研發部門的主管告訴我,滴滴每日處理一千五百萬宗訂單,除了一鍵叫的士,還提供租用商用專車、客貨車、巴士服務,甚至有代駕服務等。它更與國外同行Lyft聯手,就算身處美國也能用滴滴!滴滴希望短期內提升服務質素,例如優化導航路線準確性;中期目標則是開發人工智能新技術;而長遠目標是希望研發無人車。我認為滴滴的中長期目標還得與大學及專才共同合作發展,相信這公司將吸引不少有志從事科研的新一代加盟。
此行,還參觀了樂視總部,該公司始於二○○四年,創辦人之一現為科大EMBA學生。來自新疆維吾爾族的樂視戰略管理副總裁為我們解說公司的願景,他畢業於清華大學,其內涵與遠見令我印象深刻。他告訴我,有些專注硬件的公司希望透過開發軟件打進娛樂市場,而一些軟件公司亦然,但樂視不願只作播放外購節目的平台,它要自己創造內容,軟硬件一手包辦,矢志打造獨有的行業生態系統。樂視邀得著名導演張藝謀製作電影,還會推出自家電視與手機,好讓用戶一站式體驗其跨平台內容。參觀期間,我突然被一架電動車吸引,原來樂視還不惜工本研發自家電動豪華跑車!像要跟Tesla Model S一較高下。
參觀過後感受良多,不少初創企業在「互聯網+」大力發展的世代應運而生。受惠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及其獨特文化,加上遠見及具策略性的商業模式,中國的年輕創業家迅速拓展事業,在自己地方做大做強後衝出國際,香港也成為它們的據點。依我看來,中國不再一定需要倒模西方的成功模式,這批中國生力軍改變了一些既定的遊戲規則,顛覆傳統生態,在科技及商業模式都真正實踐創新。十年前,難以想像會有這類中國公司崛起,今天卻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紛紛冒起,對內地甚至香港畢業生的前途可說是機遇處處,所以我常說年輕人不僅要認識中國,更要具備國際視野。回看香港,我們能為本地年輕一代燃點起希望嗎?是時候行動了。

樂視研發的豪華電動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