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之用 和為貴
上星期,我出席了首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頒獎典禮,這個香港出品的國際性創新大獎,旨在促進世界文明,激勵社會締造更和諧的世界。這獎項每年都會因應世界當前的挑戰與需要,去訂定關注領域來切合不同時代的不同需要。除了呂博士本人,董事會及理事會還有董建華先生、徐立之教授、馬時亨教授等人坐鎮。「呂志和獎」的三個獎項類別為「持續發展獎」、「人類福祉獎」及「正能量獎」,各自的遴選專責小組都是由全球頂尖學者及專家組成,觀其陣容已知此獎相當國際化,科大葉玉如教授為今屆「人類福祉獎」遴選小組成員,我亦獲邀為三項大獎提名。

頒獎典禮當日有逾千嘉賓出席,場面盛大,三項大獎分別由董建華先生、特首梁振英特首及呂博士頒發,每位得獎者均可獲二千萬港元獎金。「持續發展獎」今年的關注領域為「世界糧食供應:安全及可靠性」,頒授予中國水稻權威袁隆平,表揚他在雜交水稻技術科研上的重大貢獻。現年八十六歲的他身穿唐裝,在致謝辭時說得一口流利英語;「人類福祉獎」今年的關注領域為「醫治及控制疫症、傳染病或慢性疾病」,頒授予無國界醫生,該團體地區主席劉鎮鯤醫生作代表致謝辭,他們為控制伊波拉病毒疫情作出重大貢獻。大概國際社會上有些事被忽略了,作為非牟利機構不得不奮勇為人類福祉跑到前線,劉醫生在演辭中帶出的訊息擲地有聲,令人動容,值得深思;「正能量獎」今年的關注領域為「啟發、激勵別人及給予別人希望」,聽起來遴選條件廣闊,各個領域都有不同考慮,有別於科研總有套量度準則,最後決定頒授予前任美國總統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Jimmy Carter,年前他不幸患上癌症,早前戰勝病魔,他畢生積極為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貢獻,可謂實至名歸。
談到呂志和博士這位商界翹楚,年輕一輩可能只聯想到酒店與澳門娛樂事業,其實他亦是香港的石礦大王,一直為建造香港出力。因為我們同屬廣東新會人,加上家父為石礦工程師,我小時候已耳聞呂博士之名。及至我上任科大校長,他是科大顧問委員會榮譽委員,我們終有機會相見。呂博士在典禮上用廣東話致辭時,提及他的出身,並解釋獎項背後的理念,他很相信中國哲學中「禮之用,和為貴」的精神,認為和諧是解決世上紛爭衝突的最好方法,早前閱畢《呂志和傳》,更能體會到他的理念。
我很高興看到一個全球創新大獎的誕生,要知道創立這些大獎背後殊不簡單,就算有錢都並非話使就使,籌備過程需要很多人力物力的支持與配合。再者,作為新獎項,其實也面對不少挑戰,例如在一眾歷史悠久的大獎中如何定位自處?究竟應頒授予一些成就已人所共知的人,還是鼓勵一些未為世所知的幕後英雄?我相信時間會為這些問題寫下答案。下屆「呂志和獎」的關注領域將會是「預防氣候變化」、「脫貧」及「促進不同群組之間的和諧」,我期盼這能引領社會朝着世界和諧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