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稀工作坊 薈萃傳承技術
瑞士製表在世界各地有着首屈一指的讚賞,腕表文化炙手可熱,其實瑞士業界正面臨珍稀工藝失傳的情況,很多未完成的珍稀工藝腕表,因表匠離開而長期處於「等待」的狀態。積家(Jaeger-LeCoultre)早前成立了Métiers Rares珍稀工藝工作坊,集合品牌珍稀工藝,包括琺瑯彩繪、雕刻、寶石鑲嵌及扭索飾紋工藝,努力保存和傳承下去。

Cal.積家942型機芯由四百三十七枚零件組成,設有三問報時功能,並具備四十小時動力儲存。

Métiers Rares珍稀工藝工作坊位於瑞士汝山谷,集合品牌和各種珍稀工藝,有十一位鑲嵌大師、七位琺瑯大師、五位雕刻大師和一位扭索飾紋大師。
製表工藝簡單分為三大部分,複雜機芯、金屬打磨及美學工藝,其中美學工藝包括寶石鑲嵌、琺瑯彩繪、雕刻等,全是講求手工藝與無窮想像的結合,在書本或課堂上難以用數據或既定的工序去教學,令這些工藝漸漸失傳式微。老一輩表匠退休歸故里,除了手藝失傳,他們未完成的腕表也只能保持原狀放在廠房內。積家一直努力改善這個情況,最近在汝山谷表廠的歷史建築群之中,設立了一個專屬空間,將之命名為Métiers Rares珍稀工藝工作坊,薈萃與表廠傳統密不可分的珍稀工藝,以保存及傳承至新一代表匠。
Master GrandeTradition Répétition Minutes
此表的積家942型三問機芯Cal.9配置Trébuchet天秤錘、水晶音簧已是驚世之作,但仍不及表面微型繪畫梵高名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óne》,要把這幅畫重新畫在三十九毫米的表面已不容易,今次積家更用了大明火琺瑯工藝,複雜度難以想像,單是塗上顏色就是一大挑戰,為令色調永久保存,過程更耗時,故限量發行十八枚。

琺瑯顏料由有色琺瑯磨碎後加入油製成,金屬氧化物為琺瑯賦予的獨有顏色。

工作坊以現代優雅美藝喚醒古老技藝,往往創出美學新概念。

琺瑯作品要進出火爐十七至二十次,以營造玻璃化效果,但每次進出爐都有破裂風險。

鏤雕師以細小刻刀在作品之上雕刻出預先繪畫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