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創科X計劃
大家常以「X」作為未知數的代名詞,留給人無限想像空間及可能性,就好像搞創新產業所需要的決心,但說到底必要坐言起行。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科大李澤湘教授及港大陳冠華教授,發起HKX科技創業平台,計劃投資香港的創新創業項目,沈南鵬表示希望運用教授的專業,引導香港年輕人創業,將科研成果產業化,實在的將創新意念帶到市場,從而打造良好的生態系統。
計劃啟動禮於上月在香港舉行,這個X計劃結集學術、創科及投資界,更是直接幫助香港人,當我得悉獲邀擔任平台顧問,為推動香港創科盡一分力,我當然義不容辭,顧問團還有騰訊創辦人馬化騰及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教授等。全國政協副主席、行政長官梁振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及創科局局長楊偉雄等均有出席啟動禮,顯示社會及政府對創科的重視,而李澤湘教授明言香港具備多項優勢如稅務優惠及完善法制,是創意發展的好地方。

馬雲去年投放十億元成立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HKX計劃與其有甚麼分別呢?我認為分別主要在於HKX在不同專業範疇有創業導師,領域涵蓋廣泛,有大數據、醫療、機械人、微電子與金融科技等,許多科大教授與校友都是導師團的一員,提供技術指導的同時,分享他們的成功創業經歷;新鴻基地產將為創業者免費提供共用工作空間。兩個計劃絕對能優勢互補,扶植香港初創企業。
另一名平台顧問馬化騰在啟動禮上,為香港轉型搞創科傳授三招,我認為相當有參考價值:(一)政府搭台幫助企業尋覓資金─我覺得政府今年所成立的二十億元創科創投基金,已是政府以身作則推動創科的行動;(二)增加創科優才移民配額;(三)清晰大學內科研投資政策─馬化騰更以科大李澤湘教授及科大校友大疆DJI創辦人汪滔共同創辦公司的成功例子,說明大學科研投資政策的重要。
HKX發起人沈南鵬、李澤湘及陳冠華,甚至顧問馬化騰,都是出生於中國內地,這班港漂對支持香港創科着實出錢、出心又出力。香港人可能對沈南鵬較為陌生,他獲福布斯封為「二○一二至一六年度全球最佳投資人」中排名第一的華人投資者,他投資眼光獨到,曾投資阿里巴巴、攜程旅行網、大疆等成功企業。他一直不遺餘力推動創科,有天我收到一項提名邀請,因而得悉他與幾位中國著名企業家成立「未來大獎」,支持全球華人在基礎科學上作出突破,矢志成為中國的諾貝爾獎。
雖說HKX這班有心人是「港漂」,但他們已居港十多甚至廿多年,早已視自己為香港人,他們都覺得要為香港發展創新產業做點事,我很欣賞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誠與歸屬感。其實,很多港漂都透過不同方式貢獻香港,為香港發展提供莫大動力。HKX無疑是個好計劃,配合早前阿里巴巴基金、創科局、港科院等相繼出爐,香港創科路柳暗花明, 但要走得更遠、成為世界新矽谷,這些舉措究竟是否足夠呢?這值得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