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堅庭:機緣巧合入電影圈
陸叔請來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的張堅庭(Alfred),暢談他多年來身兼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各職,曾參與超過八十部電影製作的經歷,及走過香港電影業高山低谷的心路歷程。

張堅庭當年加入港台,最初是做廣播開咪,後來轉到電視部認識很多導演, 開始編劇生涯。
陸:Alfred,我知道培幼會同你淵源都幾深,你仲曾經做過佢哋嘅大使。
張:陸叔,我曾經係培幼會助養兒童之一,細個嗰陣我媽媽一個湊三個,生活唔容易,多得佢哋一路以嚟資助我讀書讀到中三、中四,培幼會對我嘅成長意義好重大。仲好記得當時每個月要寫封信畀資助我嘅「契爺」,寫吓平日所發生嘅事,逼住我定期都要去書寫,唔知係咪咁訓練到我寫作嘅能力,諗番都覺得幾得意,哈哈。培幼會其實曾經撤出香港,喺機緣巧合下我哋又重遇,我好感恩可以有咁嘅機會回饋畀培幼會,同有需要嘅兒童。
陸:細細個你已經開始有咁嘅寫作「訓練」,對你似乎好有幫助,咁你又係幾時開始加入港台寫劇本嘅呢?
張:我中六已經喺港台做兼職開咪,寫劇本就大概喺七五年我入咗浸會讀之後。當年我先入港台嘅電台部門、跟住又轉咗去電視部門,咁啱喺嗰陣接觸到啲導演,好多機會都係順理成章咁出現咗,無咩轉折,編劇生涯亦好自然係咁開始,初時寫吓電視劇本、到後期仲寫埋電影劇本。
陸:咁你仲記唔記得第一套寫嘅劇本係咩故事?
張:應該係喺七七,七八年,嗰套劇叫《麻雀仔》,係當年港台半個鐘嘅電視劇,陳玉蓮同任達華做演員,之後就寫咗一連串嘅劇本好似係《執法者》、《獅子山下》等等,我喺浸會畢業無耐,八○年就寫咗我第一個電影劇本《救世者》。
陸:你又要讀書又要花時間寫劇本都唔簡單,咁一般寫一個劇本要幾耐?
張:無定o架,最快嘅一次應該係喺港台寫跑馬地紙盒藏屍案,以一個半個鐘寫三十張原稿紙劇本計算,我只係用咗三個鐘就寫完。嗰次為咗趕交稿,最後一日我先起勢咁寫,諗住交到貨就算,當時仲諗住個劇本一定唔掂,所以交稿時一扔低咗即閃人,點知過兩日監製打電話嚟,話係佢近期睇過最好嘅劇本。
陸:我以為慢功先會出細貨,原來快功都一樣可以有細貨,哈哈。
張:其實個劇本寫得好,真係要多謝當年光頭神探所寫嘅警方報告(Police Report),寫得好清晰,睇到晒佢係點樣由細節去推理行兇嘅每一步,根本成份報告都已經係一個好吸引人嘅故事。好多人會以為「創作」只係創作人先做到,其實我認為人人都可以做創作人,只不過係運用真實嘅材料,透過兇手製造一個又一個嘅危機去營造高潮,咁嘅劇本就已經好好睇!
陸:編劇係你踏入電影界嘅第一步,你又係幾時開始執導嘅呢?
張:我喺八一年第一次執導嗰套戲叫《馬騮過海》,由阿B(鍾鎭濤)同陳友演出,我諗都無咩人會記得,哈哈。
陸:咁你同佢哋兩個都真係合作無間喎,我印象最深刻係佢哋演出嗰套《表錯七日情》。你當時喺香港可以話做得順風順水,點解會捨得擺低事業走去進修呢?
張:可能始終覺得太早入行,自己好似唔夠料,對圈外嘅環境一知半解,想去國外見識吓,而且去美國係我一路以嚟嘅夢想。想當年互聯網未普及,邊可以隨時隨地睇咁多戲。當年因為啱啱買完樓仲要去供樓,所以學費都係問發仔、陳友同李碧華借錢,嗰時一邊讀同電影相關嘅碩士課程,一邊又不時咁去戲院睇戲,依家諗番都重好開心同滿足。不過後嚟八一年中英談判香港政局好似有啲亂,我擔心媽媽、未讀完個碩士就趕着返嚟,真係有啲可惜,好彩返嚟後我拍戲賺到可以還番筆錢畀佢哋咋。
陸:你返到香港之後又開始拍戲嘅生涯?
張:係呀,因為我走之前已經同邵氏簽咗合同,所以返嚟就去幫手寫吓劇本咁,嗰陣拍戲嘅預算唔多,邵氏都係畀機會我試吓,叫我唔好蝕咁多,點知嗰年無蝕仲賺得好勁。
陸:我記得當年曾經出現過好多風靡一時嘅電影,我諗你都應記一功啦?
張:哈哈,當年嘅《一屋兩妻》、《表姐你好嘢》確實幾受歡迎嘅、票房亦都好唔錯添。
陸:我記得有啲戲你仲做埋演員,咁其實香港電影業最風光嘅時期應該係幾時呢?
張:我諗大概係七六至九四年,嗰陣時港產片真係好巴閉,全東南亞好多人係睇住港產片大,我覺得香港之所以可以咁勁係因為嗰陣夠自由,只要你諗得出嘅題材都可以拍,不過九四年打後其他國家嘅電影業就開始慢慢蓬勃,香港亦慢慢失去當初嘅優勢。
陸:聽你咁講,除咗要有機會都仲要識得捉住機會,想有好回報就更加需要運氣同時勢嘅配合,聽落有啲似投資理財咁,哈哈。(待續)

陸羽茶室 香港中環士丹利街24號地下至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