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名人薈  > 名人專訪 2016 年 08 月 16 日

成功需傅幹 傅家俊

曾幾何時,桌球室被列為龍蛇混雜之地,皆因幾乎所有電影橋段,都以「波樓」為蠱惑仔講數,或警察放蛇拉人的場景,就連香港「桌球一哥」傅家俊(Marco)都承認:「(桌球)個壞形象實在太深入民心,好多人都以為成日有人向我挑機,但現實卻從來無發生過!」

傅家俊多年來在桌球枱上的努力,成功替「篤波」的負面形象洗底。多次奪得世界級英式桌球比賽冠軍的他,贏得「神奇小子」封號,但他卻對此稱號相當抗拒:「都幾核突,我唔鍾意,哈哈!(香港)傳媒好鍾意改啲綽號畀桌球手, 咩『火箭』、『白旋風』……好八十年代feel,拉低咗成個(桌球)運動嘅形象,你睇吓啲打golf、打網球嘅都唔會有花名,我好抗拒,都係叫番我個名好啲!」

的確,「神奇」兩字抹殺了他的努力,傅家俊靠的,全是經驗與技術。

運動員退休年期一向很早,但現年三十八歲的他,早已諗定後路:「桌球手好多都可以打到四十幾歲,我仲可以打,退休後都離唔開桌球,會去做教練,或者去做運動方面嘅PR。」

一Cue定輸贏

離開桌球室,傅家俊拋開運動員的包袱,穿上簡約便服前來拍照,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就算手上少了支Cue棍,仍看得出其沉着冷靜的個性,「以前我年少氣盛,無耐性,又有脾氣,容易心浮氣躁,但桌球幫我改善咗性格上嘅不足,因為打波需要高度嘅集中、耐性同內心嘅平靜。」

八十年代初,香港一度很盛行打桌球,當時只有八、九歲的傅家俊,未夠高便學人上桌球室篤波,「香港八十年代好hit打桌球,成日同爸爸去伊館睇比賽,又會一齊去桌球室篤波,嗰時我好矮,埋枱根本唔夠高,叫做試吓攞支Cue嚟玩。到十二歲移民去咗加拿大後,成日睇NBA、睇Michael Jordan,又走去同朋友打籃球,停咗幾年冇打桌球,直到十五、六歲,遇到一個教練,重新再打番桌球。當時進步得好快,興趣就愈來愈大,所以我喺加拿大讀完中學後,十八歲就返咗嚟香港發展,代表香港參加世界性業餘賽事,點知贏咗,就索性轉做職業(桌球手)。」

做得桌球手,比賽「架生」固然相當重要,以為傅家俊定必用歐洲名牌靚Cue比賽,誰知他笑言,好多國際級球手,支Cue只是一百蚊有找。「好多好成功嘅桌球員,佢哋支Cue都好平,唔使一百蚊,唔係愈貴就愈好,啲木愈老先愈靚,我亦都唔會買貴Cue,我嗰支由九七年用到o依家,差唔多廿年了,我好鍾意,搵唔到第二支代替佢。」

桌球Cue的重要程度,可掌控一場賽事的贏輸。「Touch wood!好彩從來都未試過寄失(支Cue),但就會成日遲到囉!例如我聽日比賽,佢後日先寄到,就要借人哋支Cue嚟打,手感唔一樣,會揸唔慣,雖然都有試過贏,但多數都會輸波!」

以世界桌球錦標賽冠軍為目標的他,直言深信有能力成為「世界第一」。

傅家俊於九六年回流香港發展,即贏得全港桌球公開賽冠軍,其後更被稱為「神奇小子」。

實力一四七

現時世界排名十四位、多次奪得世界級桌球比賽冠軍的他,有了知名度,獎金和收入當然相當可觀,他記得第一次打入職業桌球比賽決賽時,便賺了三萬英鎊,足夠他維持兩年生活開銷,不過他坦言,在桌球壇上的成功例子,可以話少之又少。

「啲人成日都話我屋企好有錢,所以先可以去打波,我唔明啲人點解會咁諗!其實當時(玩桌球)好難,政府又冇資助,比賽亦大多集中喺英國,全部機票食宿都要自費,單係機票同酒店都有排計。如果要留幾個月比賽,又要租屋、又要食,消費好高,一年都要二、三十萬,仲有報名費都好貴,最少一百英鎊,世界錦標賽就要七百英磅,差唔多成皮嘢港幣,對新手嚟講真係唔易。如果第一場輸波嘅話,就零收入,所以桌球手成功嘅例子好少,好彩我第一次打職業賽就入到決賽,賺咗筆錢,先維到皮!」

一四年出席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一桿過百慈善行動」的他,親自教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友打桌球。

一○年廣州亞運會,傅家俊(右二)與「Cue后」吳安儀(中)等人為港爭光,他更勇奪英式個人桌球賽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