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子裏的企業家精神
以前,一提到PC(個人電腦),大家都會馬上想起IBM。二○○四年,我在美國得悉有中國企業膽粗粗巨額收購IBM的PC業務,頗為愕然,當時這宗「蛇吞象」式收購不被市場看好,股價更大幅下滑。然而,這間勇於冒險、目光遠大的公司今天已是全球PC市場的一哥,它就是由柳傳志掌舵的「聯想」。
柳傳志這位中國創業的教父級人馬,相較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更早出道創業。我和柳先生都同樣專注計算技術研究,他曾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了十四年,及至一九八四年離開,與十位志同道合的人,下海創辦聯想。一九八五年末,我應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之邀首次到訪北京,我與柳先生還笑言當年緣慳一面。柳傳志創業起步時雖已四十歲,但事實證明有心唔怕遲,今時今日在市場甚有江湖地位。柳先生其實曾於兩年前應邀到科大出席校長論壇,上月,他再次應邀到臨科大,為我們與泰晤士高等教育合辦的首屆亞洲大學峰會擔任演講嘉賓,與一眾世界頂尖大學領袖分享優秀企業家的特質及大學如何培養企業家。

柳傳志先生上月於科大演講
在柳先生眼中,一個優秀企業家應不斷追求卓越、敢於創新、有承擔、堅韌不拔,他都一一辦到,所以由他道出,特別有說服力。「聯想」之名其實來自他所創建的一套聯想式漢字系統,這種輸入法大行其道,這系統至今仍應用於所有電腦。公司的英文名採用「Legend」,起初我未認識柳先生時,還以為是跟他以自己名字「傳志」音近「傳奇」而生,今天名副其實成就了聯想帝國這個「傳奇」。當然高EQ、有氣度、唯才是用也是企業家不能或缺的條件。我想深一層,其實不單是成功企業家需具備以上條件,作為大學領導層同樣需要這套武功,才能帶領團隊更闖高峰。
世界不停在轉,隨着社會的行為模式改變,手機或平板逐漸取代電腦,數碼相機亦取代了菲林相機。在這瞬息萬變、凡事都講求效率的世代,柳傳志認為企業家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我非常同意,只有迅速適應環境轉變,才能準確洞悉未來方向,快人一步抓緊機遇。大學亦然,在全球化及科技發展的影響下,科大在港帶起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教育新趨勢,不收分毫開放予全球人士報讀,更於兩年作新突破,推出全港首個「線上學分課程」,這也實踐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有教無類的宗旨。
柳先生和我不約而同都認為,文化及學習環境可以激發並促進人的潛能,科大不時會邀請各類企業家來校主持講座,跟學生分享他們的成功之道。柳先生亦提到現在的網絡時代使知識「碎片化」,令他很憂心。網絡的確資訊爆炸,但孰真孰假,我相信同學有獨立及批判性思維去定奪,同時我亦認為人文教育絕不能被忽視。
其實,柳傳志的金石良言及其所身教的企業家精神,推去事業、處世的層面,一理通,百理明,終身受用。總而言之,做事前,先要學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