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擺脫毛囊蟲纏身
毛囊蟲,聽到名字已感到毛骨悚然,狗狗一旦患上毛囊蟲症,皮膚便會長滿皮屑、紅腫潰爛和脫毛,樣貌變得不再可愛甚至有點醜怪。毛囊蟲並不是不治之症,飼主只要耐心地照顧,讓狗狗接受治療及反覆檢查,最終都可痊癒。今期兩位獸醫會詳細解構毛囊蟲的成因及治療方法,讓各位狗狗家長防患於未然。

七七患毛囊蟲症後,需餵服抗生素近半年才完全康復。

在顯微鏡下的毛囊蟲。
柔七七(簡稱:七七)原名「油漆漆」,因兩蹄踏雪而得名,牠毛髮光亮,身型健碩,記者怎樣也想像不出牠原本是一隻「癩痢狗」。Daisy領養七七已一年多,她說:「二○一四年我參加了一個義工活動,要定期到鄉郊耕種,那裏有十多頭因村民搬遷而遺下的『原居狗』,牠們沒有絕育,繁殖速度驚人,狗隻數目愈來愈多,而七七就是其中一隻。我與義工朋友商量後,決定幫助牠們。」
「瘌痢」脫毛 義工拯救
從未飼養過狗隻的Daisy和義工朋友每次到鄉村耕種時,都會帶備糧食餵飼狗隻,嘗試親近牠們,當見到有病的狗隻更會帶牠們往獸醫診所檢查。Daisy說:「七七在二○一四年十月出世,牠原本是一隻『驚青狗』,見到人類便會躲避,還記得有一次想替牠滴除蝨藥水時,牠驚慌得一個箭步逃到樹洞中躲起來,半日後才敢走出來。」
一直在野外生活的七七,在六個月大時皮膚開始差起來,除了有皮屑外還開始脫毛,外貌就像一頭「癩痢狗」。Daisy和義工朋友一直都想帶七七到獸醫診所檢查,但由於七七是一頭「驚青狗」難以捕捉,她們便向有經驗的狗義工求救,最終由他們成功捕捉七七。
Daisy說:「狗義工拯救七七後,便帶往獸醫診所檢查,確診患毛囊蟲症。由於患毛囊蟲症的狗隻需要長時間照顧及覆診,因此我便決定暫託七七。兩個月後,正式收養,讓牠有穩定的生活。」
七七是Daisy人生中第一隻飼養的家狗,Daisy說:「我沒有飼養狗隻經驗,就憑着一顆愛心和狗義工朋友的鼓勵,我才能邊學邊養。回家後,七七亦慢慢適應家居生活,開始減低防備。」

病發前仍是幼犬的七七。

毛囊蟲纏身的七七,慘變「癩痢狗」。
短毛狗易患毛囊症
甚麼是毛囊蟲症?愛護動物協會獸醫服務部副總監及首席獸醫桂珍(Jane Gray)說,毛囊蟲症是狗隻常見的皮膚病,該病是由一種寄居在狗隻皮膚毛囊及皮脂腺內的寄生蟲「犬蠕形蟎」(Demodex Canis)所引致。一般來說,短毛品種的狗隻,如都柏文犬、八哥及沙皮犬都較容易患毛囊蟲症。而毛囊蟲症也可以發生在貓隻身上,但這情況較為罕見。
她補充,狗隻一生中有兩個階段最容易患毛囊蟲症,第一個階段是十八個月大或以下的幼犬,牠們通常在六至十二個月大時病發,稱為幼犬毛囊蟲症(Juvenile Onset)。第二個階段是成犬毛囊蟲症(Adult Onset),成犬因為接受化療、藥物治療或患嚴重疾病,令免疫力減弱而患毛囊蟲症。
西貢動物醫院獸醫Dr. Wietz說,狗隻患毛囊蟲症的徵狀有兩類,第一、身體上只有少量的位置脫毛,包括眼周、面部、嘴唇及前腳等位置。第二、身體大面積地脫毛或腳部受到感染。患毛囊蟲症狗隻一般都不會感到痕癢,如脫毛位置受到細菌感染,狗隻會痕癢難當,甚至會流出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