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數
新聞故事,可觀的,都建基於紥實內容,依靠有力圖片。由收料部署,拍攝採訪,至順利見報,不是短時間做到,中間避免不了節外生枝,遇到不必要的阻撓,即新聞未出街便有人出手干預。娛樂新聞,少政治、不沉重,干預人通常不硬來,先禮後兵,講數成份居多。
試過兩則頗震撼的娛樂新聞,報道未見街前,同樣受到阻撓,要求相片內容不要刊登。結果一單照出,一單抽起,何解?
第一樁事件,紅遍中港台的過氣女星搭上台灣一位超級富豪。當年記者收到線報,越洋追訪穿州過省,終在巴黎鐵塔下,影到女星同富豪情到濃時挽手漫步的浪漫照片。由於富豪已婚,來頭顯赫,預計新聞出街必惹來熱話,富豪被撞破戀情那刻,老羞成怒,曾嘗試在追問他回應的記者手中,搶走菲林。
原來富豪正值與妻子辦理離婚,估計他恐怕與女星的戀情曝光後,會影響法庭判決,故他曾開價百萬元作利誘買回菲林,又嘗試透過相熟的電影公司老闆娘作說客,希望報道不要出街。
最後文章照刊登,但就賣了順水人情,因應富豪要求,內容沒提及他的前妻及子女,連她們的資料和照片亦沒刊登,文章角度也轉移,將富豪與女星的戀情,描寫成哀怨動人的愛情故事。

另一樁事件,一位有妻有兒,活躍影壇的動作影星,私生活一直被傳媒關注。當年盛傳他的父親急病入院,影星侍父至孝,遍尋名醫,將父親安置家中休養。記者為報道影星父親身體狀況,假稱是影星父親朋友,登門造訪。點知父親就見不到,卻誤中副車,偷影到影星一直保持神秘、鮮有露面的太太。影星太太還穿着睡衣,一面素顏,禮貌周周地招呼記者。
影星知道後,勃然大怒,雙方關係緊張。無獨有偶影星後來找來相熟電影公司老闆居中調停,以自己及父親的獨家訪問,作為不刊登太太相片的交換條件。
當然,若論吸引及震撼度,以後者佔優。但莫忘初衷,新聞最初原意都是希望找到影星父親現身說法,報道他的最新身體狀況,加上道德考慮,那輯誤打誤撞同極其偷窺性的相片便決定不刊登,埋於籠底。
兩樁娛樂新聞,兩輯爭議相片,一個照出、一個抽起。看新聞本質,尺度寬鬆,角度轉移,其實一切事,都在乎有情,有理,有數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