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萬年油」消息炒作 後市維持看淡
上星期港股的走勢非常難以捉摸,令操作變得極為困難。恒指在上月底最後兩個交易日中,現貨一度上破21,000點水平,而市場熱炒的理由,不外是兩個利好消息,分別是傳聞深港通即將成事,以及預期A股將會被納入MSCI指數。但其實這兩個消息,均早已經變成「萬年油」,炒作過無數次,並無新意,而且純屬市場預期之內,並非甚麼新驚喜。
所謂深港通,可以看成只是將香港上市公司的名單加長,根據過往經驗,香港市場亦很難能夠吸引內地的投資者蜂擁入場,所以對於成交而言,也很難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一時之間幫助有限。至於A股被納入MSCI指數,其實市場並沒有仔細思考實際利好的程度。因為現時市場關注的,只是A股能不能被納入MSCI指數的問題,但是事實上即使A股成功被納入MSCI指數之後,還有兩個更重要的關鍵變數,就是納入的實施時間,及被納入後A股初步所佔的比重。正是這兩點決定這個催化劑的威力,既要在短期內便生效,又要佔上一個顯著的比重,才有意思。
可是觀察A股市場今年以來的情況,實在未能給予外資足夠的信心,如果MSCI的納入A股的步伐太快,可能有機會引起外資的反感。故此預期MSCI也只會稍取按部就班,漸進式增加比重,初期流入的資金量不會太大,所以影響亦相當有限。
不過早前市場的看法確實太淡,而且累積的淡倉數量並不少,所以一旦出現挾倉,很容易便會產生上升漩渦,放大向上走勢。兼且近日也沒有太大的利淡消息,成交又低,大市上落純粹是好淡博弈所致。近日的走勢,便是由原本偏淡,導致超賣的局面,透過一兩個不甚了了的藉口,一舉轉跌為升,變成偏好的超買格局。在成交低迷的困局未能打破下,預期這種形式的好淡博弈,還是會繼續好一段時間。

即使股價在三年低位,Google也決定蝕讓手上聯想股份,可見對其前景不看好,對大市不是好消息。
雖然港股已從低位反彈不少,但是自己對後市仍然維持看淡。近日有不少企業的消息,包括六月初Google在三年低位,也決定蝕沽手持的聯想(0992)股份,套現逾十七億元(二○一四年時,因為聯想向Google收購Motorola,令Google持有聯想股份);另一單消息,則是日本軟庫出售總值逾七十九億美元的阿里巴巴(BABA)股份。兩者恐怕對後市而言,都不是好兆頭。
所以現時最好的應市策略,仍然是按兵不動,維持觀望,看大市之後會否回落。到恒指跌穿20,500水平時,才會確認看淡。這樣就不會被大市短期的升跌打亂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