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名人薈  > 名氣派 2016 年 06 月 02 日

通透飛輪

La Fabrique du Temps由Michel Navas和Enrico Barbazini創立。用最佳拍檔也不足以形容二人關係,若不是情同手足,又怎能共事幾十年,而且還多番共同進退。Michel和Enrico均師承Gerald Genta,先後入職Patek Philippe和Franck Muller,直至二○○七年再成立La Fabrique du Temps表廠,初期專為腕表品牌提供複雜高階機芯,其中一位長期客戶是Louis Vuitton,雙方的首枚結晶品,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Spin Time。

腕表由La Fabrique du Temps Louis Vuitton廠房一手一腳研發。

二○一一年,Louis Vuitton全面收購La Fabrique du Temps,Louis Vuitton收下的不止器材技術,最重要是還有兩大天才製表師。二○一四年Louis Vuitton將全體廠房移師Geneva地區,將原本建於二○○二年、位處La Chaux-de-Fonds的工作坊,與La Fabrique du Temps一併搬遷到佔地四千平方米的Geneva新廠房,整合設計、R&D、造表盤、微繪、組裝等所有工序。現階段來說,Louis Vuitton還未能完全自製機芯,唯一不假外求的是表盤,自己切割、自己鑽孔,甚至自己上色,品牌有能力透過不同電鍍程序,製作不同色澤的表盤,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珍珠貝母,他們亦能駕馭切割和打磨修飾。如此勞師動眾,無非衝着日內瓦印記而來。要知道取得日內瓦印記的品牌,全屬Patek Philippe、Vacheron Constantin、Chopard、Roger Dubuis、Cartier等,級數都是身價保證。

陀飛輪上的V字形框架,令人一看就知道是誰家英才。

腕表着重通透感,採用鏤空設計。

對於這台全新飛行陀飛輪,Louis Vuitton可算傾注了畢生功力,新廠房竣工後,第一時間發動造輪工程,和以往的Tambour陀飛輪不一樣,這次是由零開始,La Fabrique du Temps Louis Vuitton廠房一手一腳研發,因此不難發現,輪廓面貌結構都和一貫Louis Vuitton腕表截然不同,要不是陀飛輪上敞大的V字形框架,隨時令人摸不着頭腦是誰家英才。簡言之,省招牌作共有兩大可貴之處,一是品牌歷來最通透設計,二是品牌首次日內瓦印記黃袍加身,俊俏有目共睹,性能也備受認可。

鉑金表殼配直徑四十一毫米機芯,具備八十小時動力儲備。

這枚腕表是Louis Vuitton歷來最通透設計。

愈來愈多腕表設計着重通透感,採用Sapphire基板及表盤是其一,鏤通是其二,也可像Louis Vuitton般從基本埋手,整台機芯只有一百六十八塊部件,多餘的可免則免,並集中於中間直線排列,騰空兩側一大片天空。又因為組件簡化,沒那麼累贅厚重,以一台飛行陀飛輪來說,鉑金表殼直徑四十一毫米機芯,九點一毫米厚度着實很不錯。稱得上飛行陀飛輪,首要剔走礙眼上層搭橋,依靠底部組件支撐便行。這邊減一些,那邊省一點,看來像鋼條骨架的LV104手上鍊具備八十小時動力儲備。陀飛輪框架經拋光打磨、背面夾板以橫紋修飾,夾板兩面更需倒角處理,才符合日內瓦印記。高階款式順理成章要由高手操刀,Michel直言全廠只有兩位表匠駕馭得來,兩個月才能組裝一枚,加上送往Geneva Seal評核的大約一星期時間,一年造到五枚已是比較現實的目標。